“橫縱”結合補人工智能人才缺口
作者: 2018年07月24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人才缺口是制約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障礙,人工智能教育面臨著知識儲備不足、體系不完整、師資力量有限等問題。日前,我國第一本面向中學生的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礎(高中版)》正式發布,人工智能相關課程
人才缺口是制約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障礙,人工智能教育面臨著知識儲備不足、體系不完整、師資力量有限等問題。日前,我國第一本面向中學生的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礎(高中版)》正式發布,人工智能相關課程即將進入高中課堂,讓人工智能“從娃娃抓起”。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是個高科技、寬領域、多維度、跨學科的集大成者,從立足大數據、圍繞互聯網的純計算機應用,逐步衍生到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不少新技術、新模式已經逐步投入到現實運用,多數領域仍然處在推廣、試驗、研究階段,但不管怎么說,“前景可期”是人們對人工智能的客觀評價,何況新一輪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是中國發展“彎道超車”的好機遇。
可以說,如何把握推廣人工智能技術的重大機遇,讓更廣大的老百姓像普及手機一樣,用上人工智能,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面對的時代發展“必答題”。人工智能向更廣的教育范圍延伸,確實值得稱道,但如何在堵住人才缺口的同時,“叫好又叫座”,甚至發揮出更多更全面的優勢,除卻“縱向”上由高校向高中及以下學生普及之外,還需要從“橫向”上做文章。從實際看,人工智能絕不是一門專業課程、一項高校特色專業那么簡單,而是需要協同建立更多維、更復雜的應用場景。但場景再豐富,也仍然需要圍繞完備的教育體系展開,這就要求我們從人工智能的自身特點出發:人工智能與其說是一門專業、一項產業,倒不妨視作為一種類似于信息化、網絡化的技術,可以與各行各業的發展深度融合。
由此可見,在縱向上做文章的同時,各大高校也當橫向依托專業特色、學科門類,在更多的學科專業教育中融入人工智能理念、技術,形成一系列具有專業特色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專業技術鮮明的領域,更要主動融入人工智能,積極為其發展營造環境、提供場景。
當然,看到人工智能帶來新前景的同時,也要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對行業發展帶來的潛在挑戰,畢竟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總體上是“不可逆”的,特別是與相關領域深度融合之后,很多崗位、行業都面臨著“機器換人”的現實抉擇。這就要求高校、行業加大合作力度,探討相關專業的未來方向和發展規劃,從輸出純應用型、純技能型人才向培養“高精尖缺”人才轉變,讓人才基礎更加順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需要,全面形成“人人會算法、人人懂硬件、人人有專長”的新局面。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