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煤的蝶變 陜西煤制烯烴產業鏈發展側記

作者: 2018年07月11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延長中煤榆林能化、陜煤化蒲城清潔能源、中煤榆林能化、神華榆林能化等4個大型煤(甲醇)制烯烴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陜西煤制烯烴總產能達310萬噸,規模居全國第一。(資料圖片)  外表黑乎乎,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延長中煤榆林能化、陜煤化蒲城清潔能源、中煤榆林能化、神華榆林能化等4個大型煤(甲醇)制烯烴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陜西煤制烯烴總產能達310萬噸,規模居全國第一。 (資料圖片)

 

  外表黑乎乎,燒起來冒出嗆鼻的氣味———這是大多數人對煤炭的第一印象。然而,你知道嗎,如果應用了現代先進技術,煤炭也能“燒”的很干凈。

  沒有煙塵、幾乎聽不到機器的聲響,中央控制室精準控制、生產車間機器整齊劃一、偌大的廠區里,縱橫交錯的管道和幾十米高的圓筒裝置相連,讓人印象深刻,蒲城清潔能源化工和延長中煤榆林能化綠色清潔的生產環境,打破了人們對傳統煤化工企業的印象。

  煤制烯烴 提升煤炭價值

  從原煤到化工產品,產業鏈的每一次延伸都是利潤的一次增長。

  一噸煤的價值有多大?在普通燒煤用戶看來,一噸煤消費者花了500元,一噸煤的價值就是500元。

  讓我們來看一組數字吧,根據中國煤炭市場網5月21日發布的煤炭價格指數顯示,一噸動力煤價格在557左右。生產一噸烯烴產品需要用煤約2~3噸左右,其烯烴產品銷售價格在9500元/噸左右,由煤到烯烴的轉換其價值也翻了近6倍。

  陜西省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工業基地之一,全省含煤總面積約57000平方公里,累計探明資源量1700億噸,保有資源量位居全國第三位。陜西煤礦安全監察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陜西省累計生產原煤55024.68萬噸,同比增加6047.41萬噸,上升12.35%。

  陜西省工信廳發布的《陜西省原材料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以“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推進、園區化承載”為發展方向,形成現代煤化工、基本化學品、化肥氯堿、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4條主產業鏈,力爭到2020年化學工業在石化工業中的產值占比達到40%。

  “十三五”期間,加快推進省大型企業集團布局建設大型煤制烯烴、煤制芳烴和煤制乙二醇項目,到2020年,煤制烯烴總產能達到520萬噸,繼續保持煤制烯烴產業的全國產能領先優勢,新增煤制芳烴產能50萬噸、煤制乙二醇產能140萬噸,年轉化煤炭約5000萬噸,形成約600億元的產業規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繼續破除無效供給,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相對于原煤的簡單利用,煤制烯烴即減少了環境污染,又提高煤炭的價值。”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技術開發部負責人說道。

  科技創新 助推能化產業發展

  科技是核心與支撐,人是長遠發展的動力。

  “工廠位于毛烏素沙漠最南端,風沙大,當時建廠時無論是工人還是領導滿臉沾滿沙土,下班臉洗后盆里水都是黃的。現在再看工廠,園區植被花繁草茂。”參與建設工廠的工人武建平說道。已經59歲的武大爺和老伴依然在園區做保潔、綠化,繼續為園區做著貢獻。

  西安石油大學化工工程與工藝專業畢業的張偉,2008年畢業后就來到蒲城清潔能源,如今在企業工作已經10年,現在是蒲城清潔能化烯烴分離中心技術員。“在生產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班組團隊的分析,找到問題的癥結,并及時解決問題”張偉說道。

  “蒲城清潔能源不僅注重人才和團隊培養,同時還與西北大學、長安大學、西安石油大學等建立了產品研發與定點實習基地。”蒲城能化二期辦主任張海峰說。

  蒲城能化二期項目已被列入國家發改委“十三五”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目前,已編制完成《渭北煤化工綜合產業園(煤制烯烴升級示范)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等文件。“‘十三五’期間,蒲城能化將全面致力于打造‘煤制烯烴升級版’”,張海峰說。

  延長中煤榆林能化,通過要素優化組合、資源優化配置、工藝優化集成等方式,將煤、油、氣三種資源綜合深度轉化,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碳合成甲醇專利技術,有效彌補了煤制甲醇“碳多氫少”和天然氣制甲醇“氫多碳少”的不足,達到碳與氫的最佳配比。

  “通過多級膜法分離與多效蒸發結晶等主要工藝技術的集成開發與創新,實現廢水‘零排放’解決了能化企業高濃鹽水處理的瓶頸問題,”延長中煤榆林能化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延長中煤榆林能化堅持“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發展”這一戰略主線,積極實施“榆能化一期啟動項目填平補齊工程”和遠期的“煤基多聯產創新示范工程”兩大創新產業工程,加快培育“高端石化產品及加工制品”產業,重點打造“大宗合成樹脂、基礎有機原料、大宗合纖原料、新能源配套高端化學品、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工產品、新型塑料制品”七大類優勢產品,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產業集群。

  烯烴大省 將向下游產業拓展

  “陜西省作為煤制烯烴第一大省,我們已經把最關鍵、最難的由煤到烯烴的環節完成了,但我們年產180萬噸甲醇和70萬噸聚烯烴在省內消化卻很少。”張海峰說道。同樣,延長中煤榆林能化也遇到同樣的問題。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延長中煤榆林能化、陜煤化蒲城清潔能源、中煤榆林能化、神華榆林能化等4個大型煤(甲醇)制烯烴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陜西煤制烯烴總產能達310萬噸,規模居全國第一。然而作為烯烴大省的陜西,下游企業卻非常少。

  “在陜西省內的烯烴下游大型企業幾乎沒有,產品配套使用企業多數相距較遠,為數不多的小企業一年也就消化50萬噸左右的聚烯烴產品,其余的大部分都銷售到杭州、常州、廣州等東南沿海地區。”張海峰說。

  面對尷尬,去年6月份陜西省工信廳發布《陜西省煤制烯烴(芳烴)產業鏈發展推進方案》,該《推進方案》提出,通過產業擴能強鏈、科技創新補鏈,差異化產品方案+專用料產品開發等來延伸下游產業。園區招商擴鏈,推進園區建設+加快招商引資。產品配套延鏈,以上游煤制烯烴(芳烴)聚合物及副產特種有機化學品原料為基礎,在發展聚乙烯、聚丙烯通用料、專用料和特種有機化學品的同時,大力推進烯烴(芳烴)聚合物產業鏈開發下游深加工制品、特種精細有機化工產品。

  煤制烯烴,這是對煤炭高效利用的一種途徑,煤制烯烴的最大意義,在于將不稀缺的煤變為相對稀缺的烯烴。

  一噸煤,看似平常無奇,卻擁有無限可能。曾經的“黑金”,歷經一番技術轉化,完全可以化蝶重生,成為奇貨可居的“白金”。把一噸煤的價值利用到最大化,并非遙不可及。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