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三年,吉林省將以食品、石化、冶金、建材、能源等傳統行業為重點,全面推行綠色化升級改造,鼓勵企業實施綠色標準,推廣應用綠色技術,開發綠色工藝,進而推進吉林省傳統工業向新型綠色工業體系轉換。其目標是:到2020年,吉林省綠色制造水平不斷提高,綠色制造系統集成能力明顯提升,綠色制造體系初步建立;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8%,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計下降22%,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累計下降23%,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
中國工業報記者從多方了解到,吉林省此次精準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其著力點主要放在了空間較大的五個行業。
對食品行業,吉林省將堅持以綠色食品產業化來促進農業經濟現代化。重點是引領玉米深加工企業實現產業融合和綠色轉型,積極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現代食品產業供應鏈體系和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推廣種植、養殖和加工一體化的循環發展模式。同時助推省內西部鹽堿地改良,充分利用當地農作物富含堿性元素的優勢推廣水稻、藜麥種植,并支持其發展高端弱堿食品的精深加工。
石化行業則突出資源循環、鏈式控制,改造和提升整個行業的清潔生產水平。主要包括推廣吉化公司利用DCS系統提升生產過程對物耗和能耗的數字化控制經驗,節約能源和減少污染;深度布局化工產業循環經濟園區,推動危化品裝置搬遷改造和退城入園;推動廢棄化工資源循環再利用,打造硫、磷、鈦綠色化工循環產業,推動淘汰落后裝置,調整產品結構,促進石油化工產業體系整體綠色轉型升級。
冶金產業的著力點是積極研制節材高效的汽車用高強鋼、高端
裝備制造用模具鋼和高鐵用高速齒輪鋼;加快吉林省具有優勢的裝配式鋼結構、鋼制管廊等綠色產品的推廣應用,鼓勵發展高性能鋁鎂合金和7000系大斷面鋁材,全力推進鎳、鎂、鉬、黃金等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加快突破高強鋼溫、熱成型、稀土鎂合金、鎳基復合材料等瓶頸技術,加快推進冶金工業綠色改造進程,加大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和工藝
裝備的推廣應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建材行業主要是發展壯大新興綠色建材,包括加快推動硅藻土及玄武巖纖維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加快發展生物質建材、木結構建筑構件等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支持城市建筑廢棄物、工業廢料等資源回收再利用;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建材產業,積極發展化學建材,支持水泥企業重組減量,推動玻璃和墻體材料等產業的升級。
能源產業,將重點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清潔低碳新體系。即全面實施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加快實施電站鍋爐除塵脫硫脫硝綠色節能改造,努力推廣應用清潔高效煤電技術;積極推進背壓機組建設,緩解冬季電網調峰壓力;加快發展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進玉米秸稈的綜合利用;鼓勵發展基于能源互聯網的分布式能源、智慧用能和能源大數據服務應用等新模式和新業態。
尤其是在吉林省使用較多且污染最大的煤炭的清潔利用上,吉林省將按照安全、綠色、集約和高效的原則,加快發展煤炭清潔開發利用技術,不斷提高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水平。重點是加快構建潔凈煤綠色供應鏈系統,積極引進域外煤炭資源,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炭服務型制造園區,盡快實現煤炭精細化加工配送,推動吉林由煤炭生產小省向煤炭清潔利用大省轉變;有序發展煤炭精深加工,穩妥推進煤制烯烴等重大轉型升級“補短板”項目的試點示范。
專門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
為確保上述目標任務的實現,吉林省還專門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強力舉措,主要包括:促進相關部門和企業協同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力爭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的循環鏈接;積極構建和發展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提升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綠色轉型發展的水平,鼓勵其重點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和清潔能源產業;加強綠色發展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建立綠色制造評價體系,形成
制造業綠色發展的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對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節水及環保裝備等領域的財稅支持政策,將綠色節能產品納入政府采購;開展綠色制造診斷服務,加快培育“綠色工匠”,推動
制造業綠色發展產教融合試點示范,積極培育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
強化經濟運行綠色管理,提升各行業能源、資金、材料、人力等資源的運行效率,促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精益改善;積極推動綠色設計平臺建設、綠色關鍵工藝突破和綠色供應鏈系統的構建,重點在汽車、石化、裝備、食品等行業選擇領軍型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綠色制造第三方服務公司以及科研院所等組成聯合體,協同推進綠色制造系統集成。同時全面依法強化監督管理,構建綠色制造管理體系,力求全面提升各行業的綠色競爭力。
開展工業“三廢”綜合利用。重點是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強環保設施建設,鼓勵企業開展廢棄資源管理和綜合利用,減少工業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對大氣、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全面落實河長制,強化工業企業節水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重點在鋼鐵、化工、食品加工等行業實施清潔化改造,努力減少對河流的污染;科學系統規劃江河流域工業布局,嚴禁高污染項目建設,對流域已存在的危化生產企業進行搬遷改造并限定時間。
傾力提升綠色產業基礎能力。主要是發展綠色核心基礎零部件,扶持并引導企業和研發機構協同開展核心技術攻關,特別是加快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環境感知系統以及智能制造高端基礎器件;發展綠色關鍵基礎材料,鼓勵推動生物基聚乳酸和生物法乙二醇等技術加快產業化進程,提升工業產品綠色性能;積極推廣先進基礎工藝,尤其是加大無縫鋼管激光熔覆耐磨防腐工藝、可溶鋁合金材料合成工藝、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的工藝研發和推廣應用,促進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夯實綠色產業技術基礎,重點推動連續法反應和生物酶技術等綠色制藥關鍵技術的研發及成果轉化。
深化綠色產業開放合作,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發揮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合作潛力,以開放合作促進綠色轉型;加快推進綠色優勢產業開放發展,積極對接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不斷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產能、技術、資本、人才、市場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繼續深化完善對口合作長效機制,抓住吉林省與浙江省、長春市與天津市對口合作的機遇,大力開展綠色產業全方位對接合作;深入推進落實與世界生物質能理事會的合作備忘錄,努力加強與其在生物質綜合利用全產業鏈示范項目、智能裝備乃至特色小鎮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