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屆國家氣體標準物質研制及應用技術研討會”在廣東珠海召開。來自全國二十余個省、市級計量技術機構,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氣體標準物質的產、學、研、用單位的一百三十余名代表參加會議。研討會由國家標準物質資源共享平臺(簡稱“標物平臺”)發起,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國計量院”)和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
中國計量院副院長宋淑英出席會議開幕式并致開幕詞。宋淑英表示,在當今的全球測量活動中,化學測量已經超過了50%,其對全球的經濟貿易、科技進步、資源保護和人類健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氣體標準物質作為標準物質的一個重要分支,在能源、環境、化工等領域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她希望研討會各方聚焦討論氣體標準物質的產、學、研、用,不斷提升我國氣體標準物質的整體研發和服務能力。會議開幕式由中國計量院能源環境所韓橋研究員主持。
會上,標物平臺負責人、中國計量院化學所李紅梅研究員作了題為“國家標準物質資源共享平臺及展望”的主旨報告,介紹了標物平臺的最新工作進展和服務情況,提出了平臺未來發展設想。中國計量院、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上海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國石油石化科學研究院、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天然氣研究院等單位的十幾位專家分別作精彩學術報告。
會議還針對氣體標準物質研制技術及在能源、環境、安全領域的應用,定校準對氣體標準物質需求和應用技巧,相關規程、規范及國家標準的宣傳與應用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集中研討。
據了解,“國家氣體標準物質研制及應用技術研討會”未來還將繼續立足標物平臺舉辦,為促進標準物質研制者和使用者之間的技術交流,推動氣體標準物質的推廣應用,實現測量結果的有效溯源和量值統一,提升我國氣體標準物質的數量和整體質量搭建平臺、提供助力。
編輯點評
氣體標準物質,在我國已經有近50年的發展歷史,在能源、環境、化工等領域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通過本次會議的充分交流與研討,與會人員不僅在技術方面有所提升,更是拓寬了研究領域和思路。
(原標題:第四屆國家氣體標準物質研制及應用技術研討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