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近日預計,全球聚碳酸酯(PC)市場行情將繼續保持上升趨勢。
從供應方面看,來自亞洲地區的進口將減少。因為亞洲地區本身供應緊張致使當地市場價格保持高位,在此情況下本地銷售更具吸引力,從而影響向美國的出口,亞洲對美出口量難增。
從需求方面看,汽車行業是美國PC需求增長最快的市場。PC主要用于汽車后窗和側窗,還可取代玻璃用做汽車前擋風材料。然而,短期內大部分PC需求增長仍來自建筑業和消費電子行業。
ICIS數據顯示,美國5月30日PC現貨價格繼續保持平穩,交貨價為1.60~2.00美元/磅(約合3527~4409美元/噸)。因供應緊張,歐洲5月PC合約價繼續上漲,擠出級PC合約價上升至2.95~3.25美元/千克(FD,西北歐),而4月份歐洲擠出級PC結算價格為2.90~3.20美元/千克(FD,西北歐)。
由于擔憂PC供應緊張,目前亞洲市場通用級PC價格已漲到3800~3900美元/噸,與兩個月前相比,漲幅超過了5%。此外,市場對原材料雙酚A(BPA)的需求也很強勁,而且沒有跡象表明將有新建產能投入市場。同時,美國和中國之間貿易摩擦加征關稅措施涉及到PC,將進一步推動PC市場價格上揚。
與去年5月中旬的價格2650美元/噸相比,目前PC價格漲幅約50%,但與原材料的價差至少達到2000美元/噸。與此同時,受颶風天氣和生產設施出現故障等因素影響,美國市場PC供應進一步趨于緊張。對于中國市場,PC供應或不會緊張,但并不會如預期的那樣供應能力大增。去年中國市場只有萬華化學一家的PC設施投入運行,其他公司的投產計劃均出現延遲。
市場人士對BPA的詢價也非常活躍,目前交易價格處于1600美元/噸高位。幾年前,由于PC供應過剩,苯酚和其他原料生產商的處境非常困難。因此,許多廠商對擴大BPA產能猶豫不決。原材料供應的不確定性被認為是造成中國新建PC產能延遲投產的原因。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PC產能已升到500萬噸/年,去年行業的裝置負荷率已超過80%。隨著需求量接近400萬噸,市場開始動用儲備,以應對變化。在日本市場,因為原材料、輔料和物流成本不斷增加,一些應用已開始使用替代材料。
總體來看,未來全球PC市場上漲趨勢伴隨著供應的不斷增加將慢慢平息。從供應方面看,如果主要生產工廠不出現生產故障問題,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球將增產約30萬噸,且主要來自中國,超出年均增速3%~4%或10萬~15萬噸的預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