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世界,技術改進生產方式。在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而發現問題的過程也是新產品不斷出現的過程。在過去的五月份,又有不少的企業、科研機構等在生產過程中研發了不少的精品,推動著行業的發展。
高性能低功耗制冷紅外熱像儀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5所成功自主研制出新一代小體積,高性能,高分辨率,低功耗制冷紅外熱像儀。
該款高端制冷紅外熱像儀采用高性能的中波焦平面制冷紅外探測器、高集成化驅動成像電路,具有高靈敏度,高分辨率,超遠距離探測等優異特性,同時具有片上非均勻校正,盲閃元判斷補償,先進的圖像處理等功能,即使在大動態范圍紅外場景下,也能輸出層次分明、畫質銳利的圖像。據介紹,該產品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高靈敏度光電探測器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采用溶液法制備了一種基于非鉛鈣鈦礦的高靈敏度光電探測器。
利用高靈敏度光電探測器構建的微米尺度光電探測器能達到高效的電荷收集率,可實現在弱光下的高靈敏響應(40A/W),達到了目前目前已有報道的非鉛鈣鈦礦光電探測器靈敏度的最高值。此外,該光電探測器快速響應時間小于1毫秒,在取代含鉛鈣鈦礦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全球首款柔性光纖傳感器
廣東深圳市博訊飛揚科技公司的技術團隊成功研發出全球首款柔性光纖傳感器,并正式順利投產。
柔性光纖傳感器克服傳統剛性及柔性電阻傳感器的缺點,具備超高精度和高信號強度,同時具有抗電磁干擾、精度高、響應速度快、重復性好、穩定性高和超低成本等明顯優勢。經鑒定,傳感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脈沖拉曼光纖激光器
上海光機所的研究團隊在脈沖拉曼光纖激光器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研究團隊采用放大自發輻射源作為泵浦,實現了超穩定的鎖模拉曼光纖激光輸出;采用脈沖激光泵浦,實現了超快隨機分布式反饋拉曼光纖激光輸出;基于脈沖泵浦窄線寬拉曼光纖放大器,研制成功拉莫爾重頻的589nm脈沖黃光激光器,提高鈉導星亮度。
在線檢測設備工程樣機
中科院光電研究院基于激光誘導光譜檢測(縮寫為LIBS)技術,研制出世界上首臺用于真空合金冶煉的在線檢測設備工程樣機。
據介紹,該技術具有無需樣品預處理、分析時間短至數十秒鐘、多元素同時檢測等優勢,是實現復雜合金生產在線檢測的有效手段。研究成果表明,該項目研究的技術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避免廢品事件、提高產品品質及批次一致性等。
輕量級氣體傳感器
奧地利、瑞士和塞浦路斯的研究團隊研發出新型氣體傳感器,可在廢墟中幫助搜救隊準確發現被困人員。
該團隊推出的這款小型設備由五種傳感器組成。其中兩種是探測濕度和二氧化碳的傳感器,可直接購于市場。另外三種傳感器是需要定制的,能夠探測出如丙酮、氨和異戊二烯等呼吸和皮膚釋放出的化學物質,哪怕只是微量的、痕量級別(trace-level)的濃度。
渦流內檢測儀器
西北油田分公司首次成功應用渦流內檢測技術,圓滿完成了TP13計轉站DN200穿越塔河原油管線的檢測施工。
渦流檢測是一種表面或近表面的無損檢測方法,檢測器不必與被檢材料緊密接觸,不需用耦合劑,內檢測通過性好、檢測精度高,尤其適用于DN200以下的小口徑管道檢測。
(資料來源: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深圳晚報、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中科院光電研究院、麥姆斯咨詢、中國石化新聞網)
編輯點評
產品線的更新是企業生命之所在,創新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旋律。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儀器儀表企業也在不斷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力度,紛紛推出自己的儀器儀表新品,以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占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國產儀器將會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原標題:5月儀器儀表新品迭出 或將引領行業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