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化工儀器網 名企動態】2018年5月28日,復旦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與沃特世(Waters)共同舉辦了“質譜技術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的應用研討會暨沃特世-復旦大學IBS生物醫學質譜應用研究中心揭幕儀式”,宣布國內首個針對蛋白質組學和糖組學研究的應用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的成立旨在利用雙方在質譜技術與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特別是蛋白質組學領域的強大影響力,力爭實現技術突破,推動建立中國在國際蛋白質組學領域的思想領袖地位,培養頂尖科學家。
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芃原教授首先介紹了應用研究中心的概況。他表示,應用研究中心未來將針對蛋白質組學、蛋白質翻譯后修飾、糖基化修飾、糖組學、糖生物學、生物醫學、分析化學、生物質譜等領域開展合作研究。
沃特世公司華東區總經理蕭偉志先生在致辭中說道:“精準醫學研究目前已上升至國家戰略,伴隨著生物醫學領域的迅速發展,必將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作為國際一流的高等學府,復旦大學在生物醫學發展領域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而沃特世作為全球液相及液質聯用技術的引領者,希望在此領域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生物醫學質譜應用研究中心的成立揭開了復旦大學和沃特世公司戰略合作的新篇章,我相信這一平臺將開啟雙方共享成果的窗口,讓先進技術更好地為生物醫學領域廣大研究者服務。”
隨后,楊芃原教授與蕭偉志先生分別代表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和沃特世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并共同為應用研究中心揭幕。
本次活動還邀請了來自全球生命醫學研究領域的著名教授及沃特世公司的應用專家,共同分享交流了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芃原教授首先作了題為“使用智能技術實現通用的糖蛋白分析”的主題報告,針對世界級難題“蛋白質糖基化的高效、精確的定位鑒定和蛋白質組學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辨識策略和搜尋引擎,其中包括:PGlyco1.0、pGlcyo2.0和pGlyco3.0,成功建立了N-糖肽的大規模N-糖體數據庫,并對其進行了分析。
隨后,愛爾蘭國家生物工藝研究和培訓研究所、著名糖組學專家Pauline Rudd教授作了題為“藥物生產、系統生物學和醫學中糖分析的新策略和自動化技術”的主題報告,詳盡介紹了如何通過找到修飾后的糖基與疾病之間的聯系,幫助開發和發現新的診斷方法和治療靶標。她表示,近年來,沃特世研究開發了各種可應用于該領域的創新技術和生物信息學平臺,這些方法為健康科學和疾病研究領域的系統糖生物學研究開創了新紀元。
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副院長陸豪杰教授的報告則分享了其課題組在過去幾年對于糖蛋白和糖肽技術的研究進展,其中包括了基于糖肽直接富集技術,以及衍生化技術如何提高選擇性和效率等。過去幾年,陸豪杰教授的課題組發現了一系列適用于生物學和臨床研究的糖肽富集及定量技術,對該領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最后,沃特世公司生物醫學總監Jose Castro-Perez博士在“轉化研究和質譜分析法在溶酶體貯積癥的生物標記發現和發展中的作用”的報告中介紹了如何將DIA和DESI方法應用于戈謝病患者體液組織脂質含量的分析、鑒定和量化。他指出,一些最初的結果表明,這些方法可以通過揭示代謝異常為戈謝病提供新的見解。
該應用研究中心將建立基于UPLC和離子淌度質譜的組學分析平臺,并在合作研究、共建組學數據庫、組學方法開發、人才培養與交流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關于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
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擁有基因組與表觀遺傳學子平臺、分子細胞學子平臺、結構與藥物子平臺、蛋白質組學子平臺、影像和形態子平臺、生物信息學子平臺。研究院成立至今,共發表SCI論文約1600篇,影響因子大于20(含CNS刊物)的論文共計22篇。其中表觀遺傳學團隊在組蛋白修飾、非編碼RNA、表觀遺傳調控研究、代謝和分子細胞生物學團隊在乙酰化蛋白質組及共代謝通路、代謝與腫瘤研究領域居于世界前列。
關于沃特世公司
沃特世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WAT)是全球領先的專業測量儀器公司,作為色譜、質譜和熱分析創新技術的先驅,沃特世服務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和食品科學等領域已有逾60年歷史。公司在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直接運營,下設15個生產基地,擁有約7,000名員工,旗下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原標題:復旦大學攜手沃特世創立國內首個生物醫學質譜應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