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將給中國鋼鐵行業帶來什么?

作者: 2018年05月25日 來源:鋼易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本月4日,大商所鐵礦石期貨正式啟動境外交易者業務,這是國內期貨市場首個原有上市品種的對外開放,也是中國繼原油期貨之后第二個走向國際化的期貨品種。所謂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就是在現有境內鐵礦石期貨合約和基礎

本月4日,大商所鐵礦石期貨正式啟動境外交易者業務,這是國內期貨市場首個原有上市品種的對外開放,也是中國繼原油期貨之后第二個走向國際化的期貨品種。所謂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就是在現有境內鐵礦石期貨合約和基礎制度不變前提下,在現有平臺上引入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經紀機構參與境內鐵礦石期貨交易的制度安排,通過市場的對外開放,形成包括境內、境外客戶在內的市場參與新結構,進一步提高期貨價格的國際代表性。

鐵礦石期貨的國際化不僅僅是中國期貨市場的大事,對于鋼鐵行業也將帶來重大的影響,而最大的影響莫過于對定價體系可能帶來的改變。

在 啟動儀式當天,中鋼協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在大商所發表講話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市場,鐵礦石市場貿易的健康、市場機制的健全與中國鋼鐵 工業關聯極大。鐵礦石合理定價走了多年坎坎坷坷的路,在價格最高的時候,鐵礦石的價格曾經被高達175美元/噸左右,直到近三年礦價合理回歸才邁出了較大 的步伐,從這個意義上講,期貨發現價值和價格的作用很重要。

從業內的多數觀點來看,鐵礦石期貨引入國際投資者業務的啟動對于中國的鐵礦石需 求市場將帶來積極的作用。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通常認為,鐵礦石期貨推出本身并不能提高中國的所謂話語權或定價權,交易的便利性及市場的開放度才是關鍵。 如果對期貨交易加以各種限制,例如投機的持倉限制或參與主體的資格限制,則國內商品期貨的定價功能就會削弱,從這一點看,這也正是鐵礦石期貨引入國際投資 者帶來的積極意義之一。

在中鋼協前常務副會長羅冰生看來,價格的公開化是鐵礦石定價走向合理化的主要原因。進入21世紀之后,伴隨中國鋼鐵 產量的日益提升,中國對于進口鐵礦石的依賴度逐漸增強,鐵礦石成為貨值僅次于原油的第二大進口大宗商品。從2004年至今,鐵礦石的定價機制大致經歷了長 協(年度長協)、季度協議(以及月度協議)、指數定價這樣的演變過程。

所謂“長協定價”,即鐵礦石供需雙方長期協議“定量不定價”,在長協 合同中定死供貨的數量或采購的數量,期限一般達到5~10年,價格一年一談,確定“首發價”后,其他礦山公司和鋼廠進行確認跟隨。通過長協來決定鐵礦石年 度價格的談判開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此后這一機制便延續了下來。

2009年,在中國與幾大國際礦山公司經歷了一次艱難的價格談判之后,長協定價機制最終在2010年走向了瓦解,一些國際上的鐵礦石價格指數應運而生,成為此后國際礦山公司進行鐵礦石交易主要的定價參考依據

羅冰生在近日經濟觀察網的采訪中認為,過去十多年的時間對于中國鐵礦石市場是失去的十年,原因在于,基于供需格局的不平衡,中國對于鐵礦石的剛性需求量極 大,在鐵礦石的定價上始終是處于被動的地位。與此同時,無論是對于曾經的長協,還是其后的指數定價,都有價格不夠公開、透明的問題。

現在, 這樣的狀況開始得到改觀。雖然國際鐵礦石的供應方在鐵礦石的交易上依然會主要參考國際鐵礦石價格指數(普氏指數),但伴隨著中國鐵礦石期貨市場的進一步開 放以及交易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期貨在整個定價體系中的作用將進一步強化。無論和從前的長協還是后來的鐵礦石價格指數相比,期貨的價格形成都更加“公開 化”,這構成了鐵礦石定價進一步走向公正、合理的基礎。

對此,一位黑色系期貨知名投資人解釋說,大連商品交易所(大商所)交易量較大,未來 還將吸引包括礦山企業、貿易商在內的更多的行業從業者加入到交易當中,這樣大商所鐵礦石期貨的價格就能夠成為國際的標準,中國的定價權也就得到了提高,而 普氏指數最終將變得不再像從前那么重要,其影響力會逐漸弱化。

不過,目前,普氏指數在幾大國際礦山公司的現貨交易中,依然是最為重要的參考標準,上述人士認為,過去用普氏是因為沒有其他的更加有效的參考,但未來,這一狀況或許會逐漸地改變。

在大商所的啟動儀式當天,中鋼協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還透露,目前鐵礦石的定價已經出現了一定的變化,混合指數被引入(即綜合采用普氏和其他指數 作為國際鐵礦石供應方的定價參考),未來,伴隨鐵礦石期貨合約連續性問題得到解決,預計定價機制會有更大、更積極的變化。(來源:經濟觀察網)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