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自2014年開始進入醫改深水區,伴隨著招標降價等因素,醫藥行業進入調整時期,經歷2015年的陣痛后,從2016年開始醫藥行業逐漸確立了底部,業績開始穩中有升。通過工信部的醫藥工業數據可以看到,醫藥行業整體在政策引導、大健康產業發展、人口結構調整等多重作用下,逐漸迎來產業結構調整后新的發展周期。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醫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工業整體增速4.7個百分點,位于工業全行業前列。醫藥
制造業2017年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28459.6億元和331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5%和17.8%。
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變化情況(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數據來看,我國醫藥產業存在著巨大結構性調整的空間,行業洗牌大幕正在拉開。預計未來五年,甚至是十年,將成為醫藥企業奠定未來市場格局的關鍵時期。而“行合規之路”這股勢不可擋的潮流將會引發醫藥企業內部的一場巨大變革。
近年來,醫藥行業加大力度提倡合規經營,隨著2013年我國對違法藥企開出“天價罰單”,藥企的合規經營之道逐漸被提上日程。據了解,醫藥企業的合規是藥企經營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醫藥產業利益的驅動,加上多年來醫藥企業粗放式發展,醫藥行業違規現象頻頻發生,引發社會的強烈不滿。
據介紹,藥企合規經營包括生產和流通兩大環節。其中,生產環節的合規著重點在于藥品的質量問題,包括研發環節的數據核查和一致性評價、生產工藝核查、生產環保合規等。流通環節的合規主要著重于擠出藥品價格的不合理成分,打擊醫藥流通和營銷的灰色環節。進入2018年,隨著兩票制在全國正式鋪開,政府將加大打擊醫藥流通領域的過票、洗錢等違法行為。
業內人士認為,醫藥產品本身就是特殊商品,行業有著更加嚴格的審查制度,并且隨著行業的發展,審查制度將會更加完善,執行力度也將會更加嚴格。無論是行業合規標準GMP,還是2018年新版《藥品數據管理規范》、《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等其他行業法規法則,都在督促著醫藥生產企業朝著合規的發展道路不斷深入前進。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互聯網+醫藥”模式成為醫藥企業發展的新動力,不少企業認為當前是企業布局“互聯網+”的發展黃金期。但業內指出,實際上還需要突破政策、市場、模式等多種瓶頸。
互聯網時代在提供便利、快捷的同時,也存在不少企業抱著僥幸心理發展的問題。例如,在過去的一個月中,鴻茅藥酒事件占據輿論的熱搜榜,其產品存在的夸大宣傳、欺騙消費者等行為受到社會的強烈譴責,側面證明了企業合規經營才是正道。
專家認為,嚴格把控質量流程管理、優化培訓體系、建立“記錄和檔案”管理體系并配備全生命周期的GMP文件管理方案是保證醫藥企業合規經營的注意事項。
總的來說,在互聯網時代,醫藥企業應腳踏實地地走,踐行合規生產原則,切勿因一步錯而步入深淵。
編輯點評
目前,醫藥行業迎來洗牌期。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互聯網+醫藥”模式成為醫藥企業發展的新動力,不少企業認為當前是企業布局“互聯網+”的發展黃金期。預計未來五年,甚至是十年,將成為醫藥企業奠定未來市場格局的關鍵時期,相關企業應前瞻布局市場,趁機發展。
(原標題:醫藥產業洗牌大幕拉開 審查制度將更加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