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018儀器渠道峰會(青島站)在青島李滄區藍海大飯店圓滿落幕,現場有將近兩百多人參加了此次交流會,儀器廠商與渠道商們在現場盡情交流,眾多行業專家大咖分享了他們的思路和想法。廣州艾威儀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志文先生分享了形勢下,儀器經銷商的思考。
儀器銷售經歷了一個起伏的發展時期,早期(八、九十年代初)的銷售渠道主要有以下幾個,港資公司,沿海邊貿公司,各地的科器公司、化玻公司,有外匯指標的進口公司,這個時期屬于儀器銷售行業的藍海時期,因為供小于求,銷售儀器的利潤也比較豐厚。
中期(九十年代末、兩千年代前半段),這個時期是中國儀器行業發展的黃金時代,也是渠道商蓬勃發展的年代,涌現了很多專業的代理商。各家公司都高唱贊歌,國際大品牌紛紛在國內建立分支機構及生產基地。
近期(兩千年代后期到現在),各大公司掀起并購潮,各大資本進入科學儀器行業,行成行業寡頭。而廠商也變越來越強勢,同時,人員的變動也導致了銷售政策變化太過頻繁,涌現了很多職業經理人,代理的命運也很坎坷,慢慢地進入了“做不好死,做得好也死”的局面。供應商人才流失嚴重,人越來越難招,渠道商由于業績壓力,變成了囤貨商,老板變成了高級銷售,惡心競爭導致了儀器銷售的利潤也變得越來越薄。
當下,儀器市場進入了平緩增長期,競爭越來越激烈,隨著客戶單位采購流程越來越規范,銷售的部分潛在收入也幾乎沒有了,而各大生產廠商銷售布局已逐漸成熟,客戶對于專業化供應商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據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3萬多家大大小小的經銷商,競爭性可見一斑。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儀器經銷商該如何發展,如何求生存?是一個十分重要和嚴峻的問題,大體的方向有這么幾個:
第一:轉行上岸。對于有些經銷商來說,出于客觀原因可干脆放棄這個市場,謀求其他的生存方式。
第二:創立自主品牌,進入生產領域。如果建立一個品牌,通過營銷手段把品牌的辨識度提高上去,那么對于儀器產品而言,無疑增加了自己競爭中的獲勝砝碼,而如果有能力和資金,可以嘗試涉足生產領域,來增強自己的抗壓能力。
第三:走專業化路線,在細分市場謀生存。大而全不如專而一,相比于之前,現在客戶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具體,我們的經銷商可以考慮把自己的業務范圍縮小,強化自己最擅長的服務和產品。
第四:集成商,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為客戶提供打包服務,提供一整套的問題解決方案,增加服務的深度。
第五:聯盟、共享、平臺。儀器經銷商可以抱團取暖,結成聯盟或者合作伙伴之后,統一分配地區內的業務資源,這樣既可以避免競爭,互利共存,也可以節省營銷和競爭成本。
第六:關注儀器后市場,服務、儀器保險、租賃、二手、培訓等。我們經銷商可以拓寬自己的服務鏈,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深入挖掘用戶的需求,了解需求之后,針對儀器用戶的需求來做文章,這樣就可以讓自己的發展更加順利。
編輯點評
儀器經銷商的救贖之路,是了解互聯網,認知互聯網,把互聯網這一工具為我所用,改變傳統靠信息差獲取利潤的方式,通過服務贏得更多發展空間。 經銷商不會消失,但多余環節的經銷商會被優化。未來的經銷商形態會變化。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平臺會出現,如果渠道不掌控終端資源、不轉型或轉型不成功,大概率會消失。
(原標題:儀器經銷商在新形勢下該如何脫離“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