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5月11日公布了《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意在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生態加快發展。
工業互聯網APP(工業APP)是基于工業互聯網,承載工業知識和經驗,滿足特定需求的工業應用軟件,是工業技術軟件化的重要成果。
方案提出了工業APP四大重點方向:面向國內制造業重點項目推進、重大工程實施和重要裝備研制需求,發展具有高支撐價值的安全可靠工業APP。
面向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工業四基”領域,發展普適性強、復用率高的基礎共性工業APP。
面向汽車、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機械制造、輕工家電、信息電子等行業需求,發展推廣價值高、帶動作用強的行業通用工業APP。
面向制造企業的個性化需求,發展高應用價值的企業專用工業APP。
方案提出的目標包括:到2020年,培育30萬個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全面覆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維護和經營管理等制造業關鍵業務環節的重點需求。
突破一批工業技術軟件化共性關鍵技術,構建工業APP標準體系,培育出一批具有重要支撐意義的高價值、高質量工業APP,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APP企業。
工業APP應用取得積極成效,創新應用企業關鍵業務環節工業技術軟件化率達到50%。
方案部署了工業APP發展四大主要任務:
一是夯實工業技術軟件化基礎
突破工業APP共性關鍵技術。瞄準產業發展制高點,組織實施一批重點產業化創新項目,推進復雜系統建模、操作指令集適配、可視化編程、執行控制引擎等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推動工業通信協議適配、數據交換、異構系統集成等核心關鍵構件研發。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和科研院所研發工業APP開發工具,構建工業APP集成開發環境,推動工業APP協同開發、持續集成和自動部署。
提升工業企業軟件化能力。支持先發地區建設省級工業技術軟件化創新中心,深化跨行業、跨領域合作,促進“工匠”知識和經驗(如工藝、流程、模型、算法等)的積淀、開放和復用,實現技術擴散和商業化,加速工業技術軟件化進程。鼓勵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專業機構等設立專業部門推進工業技術軟件化,整合產業鏈資源,提升工程化能力。
發展工業APP開源社區。支持建設工業APP開源社區和基金會,鼓勵大型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和軟件企業依托開源構建工業APP培育新模式,促進創新資源要素的聚集、共享和開放。引導制造企業、軟件企業、科研院所和開發者等發起工業技術軟件化開源項目,積極參與國際開源項目。鼓勵第三方機構開展開源許可協議、開源知識產權保護研究,推動開源項目應用。
二是推動工業APP向平臺匯聚
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力。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建設微服務資源池,匯聚工具、算法、模型等微服務組件,開放軟件開發工具包(SDK)和應用編程接口(API),提升工業APP綜合集成、測試驗證、質量管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務能力。
推動制造能力開放共享。組織推進工業APP領域的“雙創”活動,引導企業對接供需信息,創新商業模式,利用工業互聯網開放自身研發和制造能力,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將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制造能力開放納入兩化融合評估體系,通過貫標等多種方式推廣普及。
促進工業APP市場化流通。加強工業APP知識產權保護,完善工業APP交易規則和服務規則,促進工業APP市場化流通。指導和支持互聯網平臺企業、協會、第三方機構設立工業APP應用商店,提供專業化的工業APP上線和下載服務。
三是加快工業APP應用創新
推進重點行業應用。支持開展工業APP大賽,推進工業APP在汽車、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機械制造、輕工家電、信息電子等行業的應用,面向真實應用場景需求,培育工業技術軟件化應用解決方案。支持優秀工業APP及應用解決方案在行業內的推廣應用。
加快工業數據資源開發應用。將工業APP納入工業大數據應用試點示范項目,支持工業企業利用工業APP加強對機器設備、業務系統、產品模型等數據的采集,開展數據集成、挖掘、分析、建模,提升工業大數據創新應用能力。
四是提升工業APP發展質量
構建工業APP標準測試體系。推動成立工業技術軟件化標準化技術組織,加快制定工業APP應用參考架構、微服務框架、工業知識封裝等基礎標準,以及接口、協議、數據、質量、安全等重點技術標準。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和專業測試機構發展異構協議和數據、互操作和可移植、復雜應用場景等測試能力,建設工業APP集成測試驗證環境。
加強工業APP培育指導。組織編制《工業APP發展白皮書》,指導第三方機構編制《工業APP培育指南》,指導地方加強工業APP培育動態監測分析。各地行業主管部門要指導屬地企業落實好工業APP信息安全主體責任,遵守信息安全相關法律法規。
方案要求,2018年12月前,發布《工業APP發展白皮書》,出臺《工業APP培育指南》,成立工業技術軟件化標準化技術組織。推動建設1-2家省級工業技術軟件化制造業創新中心,形成一批優秀的工業技術軟件化解決方案。
2019年12月前,進一步擴大工業APP應用規模。突破一批工業技術軟件化關鍵技術,創新應用企業的關鍵業務環節工業技術軟件化率達到30%,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規模達到10萬個,培育和部署一批具有重要支撐意義的高價值、高質量工業APP。
2020年12月前,工業APP創新應用企業的關鍵業務環節工業技術軟件化率達到50%。培育30萬個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APP軟件企業,對繁榮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生態、促進工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
方案提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重點支持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標準測試能力建設,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開源社區和創新中心投入力度。鼓勵地方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加大對工業APP培育工作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產業基金等市場化、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工業APP培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