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至27日,全國環境化學計量技術委員會2018年年會暨計量技術規范審定會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利召開。全國環境化學計量技術委員會委員、協調工作組、通訊委員及法規起草人等共計78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鄭春蓉秘書長主持。主任委員壽永祥傳達了“計量技術規范管理暨全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工作會”會議精神,指出要努力實現國家計量技術規范體系的“三個拓展”,即主要由服務法制計量管理向服務質量提升、先進制造、產業升級等中央部署的與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密切相關的工作拓展;由主要支撐從計量基準到工作計量器具的量值傳遞向支撐計量量值溯源的全鏈條拓展;由主要面向計量器具向面向計量參數和計量方法拓展,同時要多方面完善國家計量技術規范體系。馬聯弟副主任委員介紹了當前國際計量技術組織及亞太計量組織的前沿動態。鄭春蓉秘書長對2017年委員會工作進行了總結。委員會顧問蔣和平針對測量不確定度評定中遇到的問題向參會人員進行了講解。
會議審定并通過了《二氧化硫分析儀型式評價大綱》、《硫化氫氣體分析儀型式評價大綱》、《礦用硫化氫氣體檢測儀型式評價大綱》、《礦用硫化氫氣體檢測儀檢定規程》、《化學需氧量(COD)在線自動監測儀檢定規程》、《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儀校準規范》、《氣溶膠光度計校準規范》、《煙塵采樣器檢定規程》和《煙氣分析儀檢定規程》九個計量技術規范,其中《硫化氫氣體檢測儀型式評價大綱》和《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儀校準規范》由我院技術人員負責起草。會議還討論確定了2019年度擬上報9個國家計量技術法規制修訂項目,并確定了項目主審人。
編輯點評
計量技術規范體系既要面向傳統的計量管理服務和量值傳遞溯源體系,也要通過計量支持精密制造、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強國建設;既要充實完善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的傳統計量器具的計量技術規范,也要研究制定針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智能化、網絡化、模塊化的計量系統和平臺的計量技術規范,努力滿足科技、經濟、社會發展對計量提出的新需求。技術委員會要進一步跟蹤和關注國際計量組織所制定的國際建議、標準、導則和規則等國際技術文件,積極參與國際/區域計量技術活動,推動中國計量技術規范體系與國際接軌。
(原標題:全國環境化學計量技術委員會2018年年會暨計量技術規范審定會順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