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擬資助人員名單公示

作者: 2018年05月15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中國化工儀器網行業動態】2018年5月8日,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公示了2018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擬資助人選名單,共有400名申請人擬入選。    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
中國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2018年5月8日,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公示了2018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擬資助人選名單,共有400名申請人擬入選。
  
  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新設立的一項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旨在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是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舉措。
  
  入選嚴格,兩年60萬資助
  
  根據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之前發布的《關于開展2018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申報工作的通知》,申請人須為2018年度擬進站或新近進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員,并應具備以下條件:
  
  獲得博士學位3年以內的全日制博士,2018年度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
  
  擬進站的應屆博士畢業生在申報時須已滿足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基本要求。
  
  新近進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博士學位獲得時間須為2017年1月1日以后且于2017年12月1日以后進站;須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進行申請,不得變更合作導師。
  
  至本批次申請截止日期年齡不超過31周歲(1986年3月20日后出生)。
  
  擬進站人員已初步選定博士后合作導師,并與合作導師商議形成初步研究計劃。博士后合作導師應為該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學術造詣深厚;且原則上可為培養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國家級科研平臺。
  
  入選者辦理入站手續時須將人事關系轉入博士后設站單位并保證全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留學回國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請。
  
  博士后創新人才計劃的待遇比較優厚,資助每人每年30萬元,兩年60萬元,其中40萬元為博士后日常經費,20萬元為博士后科學基金。
  
  28個學科獲資助,多數為基礎學科
  
  本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計劃共支持28個學科,相比2017年增加6個學科。從擬資助人選所在一級學科來看,絕大多數都是基礎學科,其中生物學入選人數最多,共有50人。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物理學、基礎醫學等學科也都有20人以上入選,其余學科入選人數都在20人以下。
  
  2018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擬資助人員名單
  
  序號  姓名  擬進站單位  一級學科
  
  1 李一舉 北京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 任 杰 北京大學 地球物理學
  
  3 魏 昆 北京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4 王奕蓉 北京大學 基礎醫學
  
  5 余肇飛 北京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6 王晨光 北京大學 生物學
  
  7 段洪超 北京大學 生物學
  
  8 黃小帥 北京大學 生物學
  
  9 王渝西 北京大學 數學
  
  10 酈 言 北京大學 數學
  
  11 張 冉 北京大學 數學
  
  12 鄭毅帆 北京大學 物理學
  
  13 周 旭 北京大學 物理學
  
  14 吳 東 北京大學 物理學
  
  15 項 玉 北京大學 物理學
  
  16 潘 多 北京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17 紀德重 北京大學醫學部 藥學
  
  18 陳斌龍 北京大學醫學部 藥學
  
  19 杜 睿 北京工業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20 康建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1 胡鵬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2 王新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23 王方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24 褚福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25 張力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機械工程
  
  26 董宏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27 楊亞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生物學
  
  28 張德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29 孫素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儀器科學與技術
  
  30 鞠冠男 北京化工大學 化學
  
  31 胡明輝 北京化工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32 陳 升 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 數學
  
  33 王建平 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 物理學
  
  34 楊 濤 北京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35 蔣雖合 北京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36 許太林 北京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37 李 雨 北京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38 劉 琦 北京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39 李 亮 北京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40 陳 毅 北京理工大學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41 王猛猛 北京理工大學 機械工程
  
  42 張志超 北京理工大學 物理學
  
  43 申文倩 北京理工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44 郭亞爽 北京理工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45 趙曉迪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基礎醫學
  
  46 艾有為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生物學
  
  47 陳 君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生物學
  
  48 謝 湉 北京師范大學 地理學
  
  49 張樹磊 北京師范大學 地理學
  
  50 周春略 北京師范大學 地理學
  
  51 杜際增 北京師范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52 張嫻勰 北京協和醫學院 基礎醫學
  
  53 陳科良 北京協和醫學院 藥學
  
  54 廖勇凱 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數學
  
  55 馮清松 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物理學
  
  56 王 任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57 張永超 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58 李中余 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59 李溯琪 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60 丁海波 東南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61 黃 杰 東南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62 雷祖海 復旦大學 化學
  
  63 連璐詩 復旦大學 化學
  
  64 唐美麟 復旦大學 化學
  
  65 周震強 復旦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66 楊 迪 復旦大學 基礎醫學
  
  67 李超群 復旦大學 基礎醫學
  
  68 高云倩 復旦大學 基礎醫學
  
  69 范曉岑 復旦大學 基礎醫學
  
  70 譚偉敏 復旦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71 宋海坤 復旦大學 生物學
  
  72 倪 超 復旦大學 生物學
  
  73 王云之 復旦大學 生物學
  
  74 張會林 復旦大學 數學
  
  75 於逸駿 復旦大學 物理學
  
  76 王奇思 復旦大學 物理學
  
  77 馬 龍 復旦大學 物理學
  
  78 馮 洋 復旦大學 物理學
  
  79 于志騰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海洋科學
  
  80 竭 洋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化學
  
  81 韓建雷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化學
  
  82 張銀龍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藥學
  
  83 蔡笑宇 哈爾濱工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84 遠 航 哈爾濱工業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85 馮冬冬 哈爾濱工業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86 陳大宏 哈爾濱工業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87 洪 斌 哈爾濱工業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
  
  88 牟宗高 哈爾濱工業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89 王晴晴 哈爾濱工業大學 儀器科學與技術
  
  90 王杰菲 河南大學 生物學
  
  91 張 靜 黑龍江大學 化學
  
  92 劉紅文 湖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93 謝 東 湖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94 周小平 湖南大學 電氣工程
  
  95 王 婧 湖南師范大學 生物學
  
  96 周小英 湖南師范大學 物理學
  
  97 孔艷強 華北電力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98 王偉超 華南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99 洪清水 華南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00 尉慰奇 華南理工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101 吳曉玲 華南理工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102 李俊杰 華中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03 劉 瀟 華中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04 郭偉欣 華中科技大學 電氣工程
  
  105 朱東海 華中科技大學 電氣工程
  
  106 盛 銀 華中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07 楊應舉 華中科技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108 李益群 華中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
  
  109 方海洋 華中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
  
  110 張 郁 華中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
  
  111 劉 濤 華中農業大學 生物學
  
  112 林 達 華中農業大學 生物學
  
  113 李英俊 華中農業大學 生物學
  
  114 周少立 華中農業大學 作物學
  
  115 鄧 霆 吉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16 吳 瓊 吉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17 董 玉 吉林大學 地質學
  
  118 李瑪琳 吉林大學 化學
  
  119 陳 輝 吉林大學 化學
  
  120 劉海超 吉林大學 化學
  
  121 佘 萍 吉林大學 化學
  
  122 李淑一 吉林大學 機械工程
  
  123 王 儲 吉林大學 基礎醫學
  
  124 孫 耀 吉林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125 馬愫倩 吉林大學 農業工程
  
  126 汪勝晗 吉林大學 物理學
  
  127 孫 庚 吉林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128 張 彥 濟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29 陳麗建 江南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130 方 真 江蘇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131 關東方 軍隊 材料科學與工程
  
  132 楊肖峰 軍隊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133 汪世婕 軍隊 基礎醫學
  
  134 陳明亮 軍隊 基礎醫學
  
  135 蔡曉東 軍隊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36 殷 科 軍隊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37 邢長洋 軍隊 生物學
  
  138 楊歡歡 軍隊 信息與通信工程
  
  139 張 濤 軍隊 信息與通信工程
  
  140 宗 成 軍隊 藥學
  
  141 竇 寅 軍隊 藥學
  
  142 張強強 蘭州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43 胡 沖 蘭州大學 生物學
  
  144 焦慧鳳 南昌大學 基礎醫學
  
  145 楊思勰 南京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46 賴建誠 南京大學 化學
  
  147 呂洋洋 南京大學 物理學
  
  148 王啟晶 南京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149 王延博 南京大學 藥學
  
  150 周 杰 南京工業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151 許 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152 楊 波 南京農業大學 作物學
  
  153 王 鴻 南京郵電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54 任振偉 南京郵電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55 閆 巍 南京郵電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56 吳 飛 南京郵電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57 胡繼祥 南開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58 劉文瑋 南開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59 劉 飛 南開大學 生物學
  
  160 孟 晶 南開大學 生物學
  
  161 朱 昊 南開大學 數學
  
  162 張鐵橋 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63 劉傳寶 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64 杜爾順 清華大學 電氣工程
  
  165 華鈺超 清華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166 周平章 清華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167 薛兆國 清華大學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168 田向亮 清華大學 核科學與技術
  
  169 薛 杰 清華大學 化學
  
  170 冀淑方 清華大學 化學
  
  171 王會姣 清華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172 劉 佳 清華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173 陰亞楠 清華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174 趙紅艷 清華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175 王文龍 清華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176 王 冬 清華大學 機械工程
  
  177 胡 楊 清華大學 機械工程
  
  178 王鴻棟 清華大學 機械工程
  
  179 易 鑫 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80 涂存超 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81 張宇韜 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82 郭雨晨 清華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183 陳力群 清華大學 生物學
  
  184 萬蕊雪 清華大學 生物學
  
  185 李玲龍 清華大學 物理學
  
  186 王 歡 清華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187 郭晶晶 清華大學 儀器科學與技術
  
  188 杜川軍 廈門大學 海洋科學
  
  189 盧至行 廈門大學 化學
  
  190 李鷹翔 廈門大學 生物學
  
  191 王 玲 山東大學 化學
  
  192 李德祥 山東大學 數學
  
  193 周國軍 陜西師范大學 化學
  
  194 趙婷婷 上海大學 機械工程
  
  195 張太陽 上海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96 劉仕龍 上海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97 王博翔 上海交通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198 吳蘇清 上海交通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199 張靈恩 上海交通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200 胡開明 上海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
  
  201 毛 陽 上海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
  
  202 劉亞坤 上海交通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203 閔雄闊 上海交通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204 朱銘敏 上海交通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205 糾松濤 上海交通大學 生物學
  
  206 謝鵬偉 上海交通大學 物理學
  
  207 鄭臻哲 上海交通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208 洪麗莉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基礎醫學
  
  209 王杏雨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基礎醫學
  
  210 馬紅石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基礎醫學
  
  211 李 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基礎醫學
  
  212 劉 帥 上海理工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213 張 兵 深圳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14 李向鋒 四川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15 楊 欣 四川大學 基礎醫學
  
  216 唐小強 四川大學 基礎醫學
  
  217 郝 穎 四川大學 藥學
  
  218 韓 娜 蘇州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19 張正奎 蘇州大學 基礎醫學
  
  220 王含璐 蘇州工業園區 生物學
  
  221 王 悅 天津大學 化學
  
  222 聶根闊 天津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223 王旗龍 天津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24 曹家樂 天津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225 左勝鍇 天津醫科大學 基礎醫學
  
  226 吳 超 同濟大學 化學
  
  227 顧逸凡 同濟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228 邢瑩瑩 同濟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
  
  229 董 震 武漢大學 地理學
  
  230 董 杰 武漢大學 地理學
  
  231 李子樂 武漢大學 地球物理學
  
  232 余雄東 武漢大學 地球物理學
  
  233 王 杰 武漢大學 化學
  
  234 曾夢琪 武漢大學 化學
  
  235 彭 雙 武漢大學 化學
  
  236 李加元 武漢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37 陳 超 武漢大學 生物學
  
  238 王雅芬 武漢大學 生物學
  
  239 呂美男 武漢大學 藥學
  
  240 郭建平 武漢大學 作物學
  
  241 朱必成 武漢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42 王春雅 武漢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43 馬向超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244 蘇 杰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245 蔣志平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46 張鼎文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247 郭雨薇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248 丁文秀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249 馬 暉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250 冉 磊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251 馮楊陽 西安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52 張博雅 西安交通大學 電氣工程
  
  253 王康平 西安交通大學 電氣工程
  
  254 張 虎 西安交通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255 王亞飛 西安交通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256 李家源 西安交通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257 萬承輝 西安交通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258 楊 星 西安交通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259 劉 亞 西安交通大學 核科學與技術
  
  260 段端志 西安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
  
  261 陳小亮 西安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
  
  262 馬天咴 西安交通大學 數學
  
  263 張 星 西安交通大學 儀器科學與技術
  
  264 郭紅波 西北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65 潘鐵錚 西北工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66 周 青 西北工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67 李永波 西北工業大學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268 高傳強 西北工業大學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269 魏 峰 西北工業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270 王來源 西北工業大學 物理學
  
  271 李永康 西北工業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272 翟道森 西北工業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273 張文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業工程
  
  274 田 原 西南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
  
  275 張 帆 湘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76 黃 健 湘潭大學 數學
  
  277 張柳柳 燕山大學 機械工程
  
  278 韓 飛 長安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
  
  279 焦凌霄 浙江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280 張 倩 浙江大學 基礎醫學
  
  281 王曉蕾 浙江大學 生物學
  
  282 曹 蔚 浙江大學 生物學
  
  283 田金虎 浙江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284 雷 力 浙江大學 物理學
  
  285 魏中哲 浙江工業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286 郭 浩 中北大學 儀器科學與技術
  
  287 王岱鑫 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88 葉 琴 中國地質大學 地質學
  
  289 楊 銳 中國地質大學 地質學
  
  290 楊 林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地質學
  
  291 徐 菲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科學
  
  292 張 力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科學
  
  293 盧磊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94 顧 超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95 姚東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296 黨 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地球物理學
  
  297 劉 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地質學
  
  298 萬華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299 郁云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化學
  
  300 陳 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301 梁 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生物學
  
  302 王 彬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生物學
  
  303 王軼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物理學
  
  304 孔 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物理學
  
  305 張拙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物理學
  
  306 葉 盛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化學
  
  307 李金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化學工程與技術
  
  308 姚帥磊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海洋科學
  
  309 尹乃毅 中國科學院大學 地理學
  
  310 朱劍興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地理學
  
  311 張瑞龍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球物理學
  
  312 黃煒霖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球物理學
  
  313 劉 愷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質學
  
  314 孫 財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材料科學與工程
  
  315 李小貞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材料科學與工程
  
  316 李智慧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317 李 丹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地質學
  
  318 李繼兵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環境科學與工程
  
  319 李宇清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生物學
  
  320 韓 嵩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化學工程與技術
  
  321 楊 猛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
  
  322 鄭棉海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生物學
  
  323 李會增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材料科學與工程
  
  324 張春煥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化學
  
  325 李蓀蓀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化學
  
  326 施 薇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化學
  
  327 李 佩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化學
  
  328 冼卓宇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物理學
  
  329 姚建云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海洋科學
  
  330 徐 軒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地理學
  
  331 肖 鵬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材料科學與工程
  
  332 黃利克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電子科學與技術
  
  333 張健康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化學工程與技術
  
  334 齊曉賓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化學工程與技術
  
  335 杜 磊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化學工程與技術
  
  336 李敬文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生物學
  
  337 田延臣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生物學
  
  338 徐盼盼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339 王旭東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電子科學與技術
  
  340 鄧 娟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生物學
  
  341 康俊炎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生物學
  
  342 李 霓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生物學
  
  343 范 靜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生物學
  
  344 高軼群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生物學
  
  345 王志偉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生物學
  
  346 茅繆偉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生物學
  
  347 邵 瑞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生物學
  
  348 李 燕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生物學
  
  349 唐 峰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化學
  
  350 譚秋香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化學
  
  351 程若飛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化學
  
  352 王 強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化學
  
  353 蔡偉偉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科學與工程
  
  354 劉雪科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科學與工程
  
  355 張聰研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生物學
  
  356 程松松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控制科學與工程
  
  357 盧玉蘭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數學
  
  358 羅曉甜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生物學
  
  359 孫建平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物理學
  
  360 許小甜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物理學
  
  361 朱春輝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物理學
  
  362 王豪毅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物理學
  
  363 陳 徐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物理學
  
  364 董詩浩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生物學
  
  365 安春鵬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生物學
  
  366 趙 艷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生物學
  
  367 崔明陽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天文學
  
  368 姚涵濤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369 黃彥華 中國礦業大學 地質學
  
  370 霍宇濤 中國礦業大學 電氣工程
  
  371 李 猛 中國礦業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372 王 想 中國農業大學 機械工程
  
  373 梁 超 中國農業大學 農業工程
  
  374 程 楠 中國農業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375 呂 聰 中國農業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376 王 琳 中國農業大學 作物學
  
  377 焦 武 中國農業大學 作物學
  
  378 楊光輝 中國農業大學 作物學
  
  379 潘興魯 中國農業科學院 農業工程
  
  380 陳志明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地質學
  
  381 賈 品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地質學
  
  382 閆子涵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化學工程與技術
  
  383 岳蕓蕓 中國藥科大學 藥學
  
  384 程 文 中國醫科大學 基礎醫學
  
  385 傅俊偉 中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386 賀少波 中南大學 物理學
  
  387 劉 奎 中山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388 趙 詔 中山大學 海洋科學
  
  389 許曉聰 中山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390 侯盼盼 中山大學 基礎醫學
  
  391 石臻睿 中山大學 基礎醫學
  
  392 張嘉良 中山大學 基礎醫學
  
  393 李 釗 中山大學 基礎醫學
  
  394 張東京 中山大學 基礎醫學
  
  395 郭 玥 中山大學 基礎醫學
  
  396 張 洪 中山大學 生物學
  
  397 蔡 靜 中山大學 生物學
  
  398 陳東萍 中山大學 生物學
  
  399 殷志斌 中山大學 藥學
  
  400 李宇涵 重慶工商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 化學工程與技術
  
  編輯點評
  
  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2016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印發了《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人社部發〔2016〕33號)(以下簡稱“博新計劃”)。
  
  (原標題:2018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擬資助人選出爐(附400位全名單))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