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聚氨酯業務部亞太區商務總監于淼
4月底,2018北京國際車展盛大開幕。作為重要的車用聚氨酯材料供應商,陶氏化學公司聚氨酯業務部在車展期間重點推介了應用于汽車行業的聚氨酯產品和解決方案。此次陶氏帶來的創新產品給用戶帶來體驗如何?陶氏如何看待中國聚氨酯市場?對此,記者在車展期間采訪了陶氏聚氨酯業務部亞太區商務總監于淼。
記者:陶氏如何看待中國的汽車市場?
于淼: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連續多年居全球榜首。截至2017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2.17億輛,常年保持每年3千萬輛以上的增量。我們非常看好中國汽車市場,汽車行業是聚氨酯技術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陶氏聚氨酯正憑借強大的全球資源和研發實力,不斷提高本土創新能力,針對中國本地市場需求開展技術創新,為快速增長的中國企業市場和更廣闊的交通運輸市場提供獨特的技術和解決方案。
目前,陶氏的SPECFLEX聚氨酯系統被廣泛應用于儀表板、座椅、汽車地毯等諸多內飾。近幾年,陶氏更是和多家迅速崛起的國內自主品牌積極開展合作,例如,長城汽車自2017年起正式成為陶氏合作伙伴,在哈弗、魏等諸多旗艦車型的儀表板上開始全面使用SPECFLEX聚氨酯系統,在滿足傳統的加工成型性、回彈性等要求外,優異的低氣味性也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記者:陶氏針對車用聚氨酯市場都推出了哪些創新產品?
于淼:隨著中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汽車保有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與此同時,對于汽車的舒適性、安全性和環保性,消費者的期望不斷升高,政府部門的標準也日益嚴苛。陶氏持續關注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和需求變遷,依托卓越的創新能力,針對性地開發高效解決方案,滿足市場對安全性、舒適性、環保性、輕量化的訴求。
記者:此次北京車展期間,陶氏重點推介了哪些聚氨酯產品?
于淼:安全性方面,陶氏開發的BETAFOAMSR結構填充泡沫,廣泛應用于汽車空腔部位的結構填充與增強,提高車身剛度、車輛承載能力、橫梁和立柱穩定性、車輛防撞性等整車性能,在客車側翻試驗中表現優異。相比需要多種模具的傳統工藝,陶氏工藝無需任何模具,可常溫操作,工藝獨立,可隨時調節,使車身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從而有效保護乘客的生命安全。
隔音方面,陶氏開發的BETAFOAM聲學泡沫,具有優異的聲學封堵性能,能有效阻隔氣體和水,與傳統的隔音塊產品相比,汽車的隔音、減振、降噪(包括風噪,路噪,和胎噪)效果顯著增強,從而提升駕乘舒適性,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此外,該技術還提供理想的車身設計彈性和自由度,可封堵任何形狀的空腔。
低VOC方面,陶氏開發的SPECFLEX聚氨酯系統NC 702,專門為汽車低氣味低散發需求量身定制,幫助大幅減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及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醛類化合物,特別是乙醛。此外,該技術使聚氨酯泡沫的硬度得到增強,并能顯著提高泡沫配方的工藝性及加快生產周期。
輕量化方面,陶氏化學開發的VORAFORCE環氧復合材料系統,用于汽車結構件(如b柱、底板、懸掛)和覆蓋件(如引擎蓋、車頂蓋、車門),具有超快速固化的特點,便于大規模生產輕量化碳纖維復合材料。該產品配備有效的內脫模劑,能實現加工的完全自動化并最大限度地提升生產效率。
記者:隨著社會對于環保的日益重視,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到關注,陶氏如何順應這一趨勢?
于淼:確實,相比傳統燃油汽車,新能源車未來的數量可能將強勁增長,特別是中國,這將為聚氨酯車用材料提供新市場。目前陶氏已經與國內多家知名的電池和新能源整車生產企業合作,針對新能源汽車開發創新的聚氨酯車用材料。比如,陶氏的結構填充泡沫已經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組內部空腔填充,能有效縮減電池組重量并提升防撞性能。未來,陶氏將重點針對新能源汽車開展技術創新。
記者:如何看待中國聚氨酯市場?
于淼:通常來說,聚氨酯市場的增長趨勢與GDP增長趨勢基本一致,并且增速要略快于GDP增速。由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動力很足,中國聚氨酯市場同樣為人看好。因此,現在包括陶氏化學在內,眾多國際化學企業都在積極布局中國聚氨酯業務。
作為全球最大的環氧丙烷(PO)、丙二醇(PG)和聚醚多元醇生產商,和優質芳香族異氰酸酯(如MDI)生產商,陶氏聚氨酯業務部擁有全球化的強大網絡,包括生產基地、系統料工廠、創新及服務中心等,以滿足各區域客戶本地化的需求。我們會持續引領行業提供高性能產品,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關鍵需求,同時也助力打造一個更舒適、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社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