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于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的意見》,明確了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的頂層設計和重點舉措。意見提出,準確把握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合理確 定制式和建設時序,量力而行、有序發展。國家層面對于軌道交通的關注點也從建設轉向運行,凸顯了當前我國城軌交通轉型發展的緊迫性,城軌交通的發展需要從 高速跨越發展階段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階段。
近年來,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資規模持續增長,2017年中國城軌交通完成建設投資4762億元(詳見圖1),在建線路長度6246公里,在建項目可研批復投資額累計38756億元,其中北京、杭州、廣州規劃線路投資均超過2000億元。
圖1 歷年軌道交通投資規模
截至2017年末,國家發改委批復43個城市(不含包頭)在建線路可研批復投資額累計達到38756億元,創歷史新高。初設批復投資累計達到33098.8 億元,2017年當年完成投資4761.6億元,同比增長23.8%,占可研批復投資的12.3%。其中,武漢、成都城軌交通投資完成額超過300億元, 占全年總投資完成額的15.3%;上海、杭州、北京、重慶、南京、青島6市投資完成額超過200億元,占全年總投資完成額的32%;共計18個城市投資完 成額超過百億元。
其中,北京、杭州、廣州規劃線路投資均超過2000億元,規劃線路投資額合計達10388.6億元,約占全國已批復規劃線路投資的三成。青島、天津、深圳、 武漢、上海5市規劃線路投資額均超過1500億元,廈門、重慶、西安、貴陽、鄭州、福州、長沙、蘇州8市規劃線路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共計16個城市 投資計劃超過1000億元,26個城市規劃線網規模超過100公里,規劃換乘站比重穩超四分之一,超大、特大城市城軌交通規劃線網規模滿足網絡化運營環 境。預計“十三五”期末,運營線路成網規模超過400公里的城市將超過10個,其中,北京、上海將形成千公里級的城軌交通“巨網”城市,廣州、深圳、重 慶、天津、南京、成都、武漢、鄭州等將形成線網規模400公里以上的城軌交通“大網”城市。
軌道交通建設中用鋼較為廣泛,包括軌道用鋼;不銹鋼、特鋼、條鋼、鋼管、熱軋板、厚板、耐候鋼等車輛用鋼;車站、橋梁、隧道等基礎建設用鋼,品種包括涂鍍 板、結構鋼、線材、螺紋鋼等。城軌建設中的土建工程、橋梁、隧道,車站和沿途的變電所等建設都將消耗大量的鋼材,因此未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有效拉動鋼材的消費。(蘭格研究中心葛昕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