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統功能
本功能充分考慮應急監測特點,從橫向功能上分析,實現查詢、應急監測向導、地圖直接布點、預測、評估、報告隨時自動生成,同時通過當地污染源篩選,根據污染源特征建設應急監測專家庫、應急監測案例庫和監測方法庫。
2. 查詢功能
根據污染事故現場應急監測的需要,對重點源庫、化學品庫、技術人員信息庫、應急監測設備庫、應急監測專家庫、應急監測案例庫和監測方法庫7方面的信息進行查詢。點擊正在發生的污染事故,可以進入以遙感地圖為基礎的各項功能執行頁面。
3. 布點與導航功能
系統在地圖上可以直接布點,同時布點的信息傳輸到應急人員的手機端,在手機端按一下點位,可以直接鏈接到百度導航,可以準確導航到該位置進行監測。這些布點可以在應急現場布點,也可以遠程指揮布點。
4. 數據與圖片雙向傳輸功能
監測人員到了點位監測后,監測結果和現場手機拍照的圖片通過手機傳輸到PC端,根據監測位置,在地圖上直接顯示監測結果,現場指揮可以在地圖上直觀看到現場的監測情況和事故的發展狀況,并根據現場事故發展姿態,可以實施布點更新活其他命令的傳輸。
5. 向導功能
應急監測程序向導具體如下:在接警后,按值班制度迅速集合應急監測技術人員準備可能用得上的應急設備,趕往事故點。在趕往事故點途中,一方面根據接警信息運用決策系統查詢可能的污染物并分析理化性質,有針對性的準備儀器同時對相關儀器設備進行預熱,單點校準等工作;另一方面準備可能產生污染物的處理方法并打印,到現場時稍作核實,可作為第一份應急報告供指揮部參考。
6. 預測功能
采用當地適用的污染物擴散模型,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對非正常排放情況進行預報。該數學模型能夠預報事故影響范圍,影響程度,根據危險物濃度劃分危險區,同時可查出該區域的人口、單位等,由此確定疏散人口數量。
7. 評估功能
結合氣象和水系參數,采用目前公認的美國NAS健康風險模型,通過模型計算,預測污染源對人體健康的污染范圍和污染等級。采用“濃度-暴露-劑量-效應”模式評價污染源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
8. 報告功能
監測人員到了點位監測后,監測結果和現場手機拍照的圖片通過手機傳輸到PC端,根據監測位置,在地圖上直接顯示監測結果,現場指揮可以在地圖上直觀看到現場的監測情況和事故的發展狀況,并根據現場事故發展姿態,可以實施布點更新活其他命令的傳輸。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