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鋼鐵業盈利“拐點”來臨?上市鋼企一季度利潤環比下降

作者: 2018年04月23日 來源:鋼易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鋼煤利潤“拐點”在去年生產利潤一騎絕塵的鋼鐵煤炭,隨著今年一季度價格出現較大幅度回落,去產能政策出現調整,4月18日發改委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今年鋼鐵煤炭去產能將有變化,逐步由總量性去產能為主

鋼煤利潤“拐點”

在去年生產利潤一騎絕塵的鋼鐵煤炭,隨著今年一季度價格出現較大 幅度回落,去產能政策出現調整, 4月18日發改委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今年鋼鐵煤炭去產能將有變化,逐步由總量性去產能為主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化產能為主。鋼鐵煤炭企業在一季度 的利潤都出現下降信號。雖然年內鋼價、煤價如何運行,目前仍有較多的不確定性,但是去產能主邏輯轉換、供需關系較2017年的弱化已經較為確定。換言之, 鋼鐵煤炭行業盈利高點已經過去,一度處于暴利狀態的鋼煤企業或正式迎來業績拐點。

雖然年內鋼價如何運行,目前充滿了較多的不確定性,但是去產能主邏輯、供需關系較2017年的弱化已經較為確定。換言之,鋼鐵行業盈利高點已經過去,各家鋼企也將逐步迎來業績拐點。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1億元,同比增長351.09%”,太鋼不銹(000825.SZ)4月19日晚間發布的一季報顯示。

雖然凈利潤同比繼續保持增長,但是若從季度利潤演變趨勢上看,上市公司一季度14.61億元的凈利潤卻要明顯低于2017年四季度時的24.6億元。

這并非個例。一季度利潤規模環比出現下降的情況,同樣出現在了鞍鋼股份(000898.SZ)、三鋼閩光(002110.SZ)等多家上市鋼企的身上,這與鋼鐵業的噸鋼利潤演變趨勢保持了一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自2017年一季度開始,國內噸鋼生產利潤便呈現逐季度走高的態勢,使得相關鋼鐵企業凈利潤不斷抬升。但是,受到今年3月份國內鋼價大幅下挫,鋼鐵企業一季度利潤環比出現下滑。

“相比于成本端的變化,產品售價對企業盈利空間的影響更為明顯。”王國清4月19日評價稱。

值 得關注的是,此前支持鋼價上漲的核心邏輯——總量去產能,在今年有所轉向,4月18日,在國家發改委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透 露,今年鋼鐵煤炭去產能將有變化,逐步由總量性去產能為主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化產能為主。同時下游需求也難以與去年相比,雖然存在環保、“地條 鋼”專項核查等變量因素,但是年內行業供需關系已經難以與去年相比。至此,一度處于暴利狀態的鋼鐵企業正式迎來業績拐點。

一季度利潤環比下降

與其他傳統行業類似,鋼鐵業務的生產成本、售價均可以通過公開數據進行估算,雖然個別企業會因為產品結構上的差異,存在些許出入,但是用來判斷行業演變趨勢已經足夠。

機構對國內代表性鋼企數據采集,并根據成本、利潤模型計算的結果顯示,2017年1-4季度,國內噸鋼生產毛利潤分別為480元、399元、954元和1044元,樣本數據包括方坯、線材、三級螺紋、中厚板、帶鋼、熱卷、冷卷七大主要品種。

“二季度噸鋼利潤下降,主要是因為當時板材市場較弱,甚至部分企業還一度處于虧損,這拉低了整體的利潤水平。”王國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不難看出,如果剔除上述影響,2017年國內鋼材價格整體維持了逐季度提升的趨勢,而這同樣反映到了上市公司的財報上。

以三鋼閩光為例,公司2017年1-4季度單季度盈利分別為4.03億元、4.08億元、6.7億元和15.1億元,與上述噸鋼利潤變化趨勢保持了一致。

而公司早前發布的業績預告則顯示,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區間為8.97億元至11.01億元。

“雖然3月中下旬鋼價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但對公司一季度業績整體影響較小,保持了較高的盈利水平”,彼時三鋼閩光指出。

但是從環比數據上看,11.01億元的利潤規模無疑要明顯低于2017年四季度的15.1億元。

而這并非個例,柳鋼股份(601003.SH)2017年四季度凈利潤為13.9億元,今年一季度預計凈利潤上限為12.15億元;鞍鋼股份2017年四季度凈利潤為23.2億元,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則為15.9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各家鋼企由于產品結構、地理位置的不同,也會導致企業利潤變化趨勢存在一定差異,比如內陸鋼企的原料成本會高于沿海鋼企,這是因為進口鐵礦石運費更高所致。

即便存在上述差異,但是多家鋼企一季度利潤規模環比下降,已經顯現出行業步入拐點期的特征,而這一切都取決于鋼價。

“今年3月份粗鋼產量要遠遠高于去年12月份,同時下游需求未能按時啟動,使得社會鋼材庫存創下三年多新高,于是鋼價出現大幅下滑。”王國清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噸鋼生產毛利潤,從2017年四季度1044元下滑到了557元。

盈利“拐點”確立

相比于上述鋼企一季報利潤下滑,更為重要的是原本支撐鋼價上漲的核心邏輯,今年出現了極大地弱化。

自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啟以來,國內鋼鐵行業合計去產能已經達到1.2億噸,而“十三五”要求的鋼鐵行業去產能總量為1.5億噸,所以今年行業定下的去產能目標為3000萬噸。

“行業去(總量)產能步入尾聲可以確定。”西南期貨鋼鐵行業研究員夏學釗4月19日表示,主要是去年在“26+2”城市限產的背景下,去年國內鋼鐵產量卻同比出現了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3月,國內粗鋼產量7398萬噸,同比增長4.5%。

需知,這是在主產區華北多個城市限產50%條件下達到的數據。面對較高的利潤空間,各家鋼企顯然也在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自身產量。

反觀需求端,占據了鋼材行業60%需求的房地產、基建行業,今年也很難與2017年時相比。

世界鋼鐵協會本周發布的短期鋼鐵需求預測結果顯示,2018年和2019年,中國GDP增長預計將小幅放緩,但隨著政府繼續將增長動力轉向消費,投資活動增長或將進一步放緩,2018年鋼鐵需求將保持平穩,到2019年預計將下降2%。

“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對PPP項目的清理規范,都會對基建領域的投入帶來影響,預計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可能會有所回落。”王國清表示,同時一二線城市房地產處于調控狀態,三四線城市也有調控趨嚴的態勢,地產業所帶來的需求能否持續并不確定。

對此夏學釗則提出了疑問,如果說2月份地產行業的投資數據很好,是受到去年地產公司拿地數量較多的影響,但是到了3月份,開工數據也創下了近兩三年的新高。

另一方面,微觀數據層面也可以提供佐證,那就是近期鋼材庫存下降速度十分驚人,這是否也說明地產的需求要好于市場預期?

同樣存在變量的還包括了環保、“地條鋼”專項核查。

雖然年內鋼價如何運行,目前充滿了較多的不確定性,但是總量去產能轉向系統性去產能和結構性優產能、供需關系較2017年的弱化已經較為確定。換言之,鋼鐵行業盈利高點已經過去,各家鋼企也將逐步迎來業績拐點。(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