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價傳統的“金三”旺季注定因供需錯配而化為泡影,4月鋼價開門紅,緩解了市場的悲觀情緒,但伴隨鋼廠逐漸復產,鋼價很難走出V字反轉。
鋼價傳統的“金三”旺季注定因供需錯配而化為泡影,4月鋼價開門紅,緩解了市場的悲觀情緒,但伴隨鋼廠逐漸復產,鋼價很難走出V字反轉。
西本新干線數據顯示,自從鋼價指數在3月初達到今年最高值4350點后就一路下跌,只22天就跌去了此前積累的漲幅,至3月27日最低值的3730點后觸底反彈,隨后呈現漲跌互現、震蕩上行,截至4月12日,鋼價指數徘徊在3960點。
對于3月鋼價一反常態的下行局面及后續走勢,多位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3月鋼價下行主要是供需錯配加之中美貿易戰悲觀情緒積累導致,而后續隨著鋼廠逐漸復產,庫存仍將加大,鋼價很難呈現過山車行情。
“金三”未現苦了鋼貿商
在3月鋼價下行的這波行情中,鋼廠庫存積壓,鋼貿商更是出現虧損。
鋼價的下跌,直接作用在了鋼廠庫存上。一位河北某大型民營鋼企人員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鋼價下降,鋼貿商或者需求方就不敢拿貨,鋼廠的庫存也隨之上漲,從全國來看,北方鋼廠的庫存量因為限產不會特別高,但南方鋼廠的庫存則承壓。”
不過,鋼廠庫存承壓并未轉化成業績壓力。據本報記者梳理統計,截至4月12日,34家上市鋼企(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中已有6家鋼企發布了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凈利潤均保持同比增長,其中華菱鋼鐵在6家鋼企預期凈利潤最高為17.5億-19.5億元。
對此,西本新干線首席研究員邱躍成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就鋼廠來講,從2017年5月份以來的利潤都很好,噸鋼毛利都是在800元以上,而且這一波鋼價下跌,原材料焦炭、鐵礦石也在同步大幅下跌,因此對長流程鋼廠的利潤影響并不大。”
然 而,靠賺取差價的鋼貿商就沒有鋼企如此幸運了。“年前拿的那批貨賠錢了,今年價格波動比較大,年前鋼價在4000元/噸以上,3月份鋼價最低3600元左 右,中間差了400-500元/噸,如今公司賬面浮虧100萬-200萬,只能往前走,沒有辦法,行業性虧錢。”河北一鋼貿商向《華夏時報》記者直言。
上述鋼貿商還表示:“目前一直保存1萬噸的噸位,現在沒有全部售完,所以是浮虧,如果行情好的話,會找補回來之前的虧損。”
除了購入噸鋼成本超過了出售成本這一因素,邱躍成還告訴記者,許多小型貿易商冬儲的資金并非自有資金,而是利用大鋼貿商進行的托盤操作,利用了一定的杠桿,所以導致整個虧損會更大一些。
鋼價V字走勢恐難演繹
一邊是庫存的累積,一邊是需求的延后,鋼價高位態勢在3月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則是鋼價跌跌不休。
據蘭格鋼鐵云商平臺監測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蘭格鋼鐵全國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49.7,較上月末下降7.6%,三級螺紋鋼跌幅將近500元/噸。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由于今年春節晚,工人返城晚,造成部分工程項目缺少工人而工期滯后;另外兩會召開時間周期長,北京周邊停工周期長;加上3月下旬霧霾天再現,環保停工力度加大導致需求未能如期釋放。”
與此同時,則是庫存創新高。據蘭格鋼鐵云商平臺監測數據顯示,3月9日,鋼材社會庫存達到最高點1765.3萬噸,創下2015年春季以來的新高。
此外,中美貿易戰也一度令鋼價蒙上一層陰影。“3月下旬隨著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極大影響了市場信心,期貨先行下跌,帶動現貨出現大跌,3月26日,三級螺紋鋼期貨收盤價單日下跌256元,三級螺紋鋼現貨均價單日下跌108元。”王國清告訴記者。
不過,隨著各地建筑施工項目逐步開展,受需求放量帶動,4月初鋼價開始觸底反彈,但并非一路扶搖直上,而是出現漲跌互現的局面。
“4月初鋼價觸底反彈,是期貨上調帶動了現貨價格上漲,實際意義并不大,鋼廠陸續復產庫存量增多,想出貨勢必會降價,鋼價下來的可能性很大。”上述鋼企人員表示。
4月11日,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德榮也表示,今年的鋼鐵價格在一季度末已經回落,像去年那樣單邊上行的鋼價并不可持續,它的回落是必然。
邱躍成告訴記者,目前鋼廠的利潤比較高,不管是大鋼廠還是小鋼廠只要有機會都會提高產量,只要環保政策不出現意外大幅收緊,二季度鋼鐵產量創新高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記者從多處鋼鐵行業人士處獲悉,目前華北地區許多鋼廠仍未達到滿負荷生產甚至小鋼廠仍未復產。
上海鋼之家鋼鐵發展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杜洪峰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進入4月份,由于環保等因素影響消退,前期抑制的需求將在4月得到釋放,供需邊際改善,鋼價目前只是超跌反彈,預計不會形成趨勢性行情。”(來源:華夏時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