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儀器網 市場分析】近幾年因為土壤污染造成的“毒米”、“毒地”等事件對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同時引發了極為廣泛的對土壤污染的擔憂。由于土壤污染的隱蔽性、累積性等特點,以及我國土壤污染情況比較嚴重的現狀,土壤污染已經變成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之一,亟待進行治理。
2016年5月“土十條”發布啟動了土壤污染治理市場,對污染地塊和耕地安全利用率提出了目標。2017年6月,《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提交人大常委會一審,并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速,進入程序后期,有望在17年底18年初出臺。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已于2016年四季度啟動前期準備,將在2018年開展全面普查,有利于揭示我國土壤實際污染水平與投資治理空間。
與此同時,《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已出臺,《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指導值》、《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技術規范》正在征求意見修訂,基本完成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規體系構建,為土壤污染治理工程的大規模開展奠定政策基礎。
土十條頒布后市場將保持較高速度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土壤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產業規模只有30億元,2016年增長至90億元,2017年土壤修復產業規模達到約合240億元,千億市場前景可期,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蛇_到2000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9%。
我國土壤修復市場資金規模及預測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與大氣、水污染治理相比,我國土壤污染治理剛剛起步,總體差距較大??梢坏┦袌龃蜷_,其規模將遠遠大于大氣和水污染的治理。據環保部通過運用國際通行模型,對土十條影響做的預測評估,土壤修復市場帶動的投資規模超過5.7萬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土壤修復產業具有一定的周期,修復資金占GDP的比重也遵循相同的規律,即先抑后揚然后再回落。
2016年,土壤修復項目主要集中在江浙滬和鄂湘粵等地區,項目總數占到全國項目的95%以上。我國大部分省市(如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云南、海南、甘肅、新疆等地)工業污染場地項目處于初期階段,主要受到修復資金來源的限制。污染場地修復項目集中的地區基本屬于經濟比較發達且經濟轉型導致工業企業搬遷較為緊迫的區域。
對于項目類型,絕大部分為污染場地修復,其修復用途主要包括房地產開發(如重慶某化工廠污染場地修復)、遺址公園建設(如首鋼污染場地、北京焦化廠污染場地等)以及商業用地開發(如南通江南農化污染場地)等。農田土壤修復占比很少(低于10%),仍然處于技術摸索和技術示范階段。
編輯點評
近幾年因為土壤污染造成的“毒米”、“毒地”等事件對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同時引發了極為廣泛的對土壤污染的擔憂。隨著土十條頒布后,土壤市場持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千億市場前景可期,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可達到2000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9%。
(原標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速 土壤修復千億市場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