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儀器網 市場分析】智能穿戴產業的興起正是互聯網科技催生的典型代表。目前來看,智能穿戴行業的產品形態已經得以顛覆,企業競爭縱向比拼的是技術、功能等硬件領域,橫向則較量的是一個企業是否會擁有深耕用戶的思維,即使在動蕩的市場動態中,依然可以看到可穿戴式設備在世界各地持續增長。
1、四大區域均有分布,深圳市最大集聚地
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灣地區和以四川、陜西為主的西部地區作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也是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主要聚集地。我國可穿戴設備生產企業,也恰恰分布在這些區域。
圖表1:可穿戴設備生產企業全國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1)深圳
目前,深圳無疑是國內可穿戴設備企業的最大聚集地,擁有從傳感器、柔性原件、終端設備、交互解決方案的完整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了由創客團隊、小微企業、上市企業構成可穿戴設備發展梯隊力量。一方面如酷派、中興、華為等巨頭設備商相應地推出了手環、腕表等穿戴設備,還有如大麥科技、映趣科技、麥開科技、西莓科技等新興公司致力于打造獨特的創新穿戴式產品,劍指中高端市場。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一大批由山寨手機廠商轉型而來的小型設備商,主要以生產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為主要方向。目前,深圳涉及可穿戴的企業或達上千家,具備產業基礎,發力較早,數量在全國也最多,其中小微型企業在數量上約占到80%。
(2)北京
北京作為首都,集聚了科技人才、媒體平臺、消費實力等優勢。目前,以百度、聯想、小米、360、土曼科技、熙康、康康血壓、天地弘毅、滕海視陽等為代表的知名企業正積極布局市場,北京發展可穿戴設備的熱潮迭起。
(3)長三角地區
長三角地區是又一個可穿戴設備產業發展集聚區。上海聚集了大量的可穿戴設備創業公司,主要集中于傳感器芯片、基帶芯片、射頻芯片、存儲芯片、顯示屏等產業鏈的上游領域,同時在整機生產領域也不乏像果殼電子、歐孚通信、無尋網絡、浩創信息等這樣有實力的企業。杭州藍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智能眼鏡與AR技術研發的創新科技型企業。神念電子科技(無錫)有限公司是生物傳感技術的行業領導者,為可穿戴設備提供心電及腦電解決方案。
(4)西部地區
西部地區可穿戴設備代表企業無疑是成都的咕咚網,咕咚網是國內首家涉足可穿戴設備市場企業,2009年成立,2010年開始涉足可穿戴設備,2011年開始生產智能手環,他們可以說是國內可穿戴設備領域的開創者。成都有形科技(Tagtal)是一家專注于人機交互的硬件產品設計及開發商,旗下產品有實現跨屏幕圖片傳輸的智能筆Smart T-Stylus等。成都云創新科技是移動互聯領域的游戲、應用開發商,已經開發了近百款產品。
2、市場升溫,2017年市場規模超過250億元
2016年我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增長至185.5億元,預計2017年我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在266.8億元左右。可穿戴設備市場的迅速升溫吸引了眾多企業廠商以及消費者,但是就目前來看,市場還處于初期階段,正待領導者的出現。
圖表2:2010-2017年我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智能手表與智能手環占90%以上市場份額
根據數據統計,智能手表與智能手環兩者共占據了可穿戴設備產品形態90%以上的產品數量,隨著可穿戴設備很受用戶追捧,但大部分的穿戴設備都主要集中在這兩類??v觀近幾年的科技互聯網,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泡沫,可穿戴設備充斥著大量的同質化產品,隨著VR、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收到媒體的追捧,近兩年可穿戴設備漸漸的收到了媒體的冷落,可穿戴設備行業也逐漸的趨于平緩,智能手表、手環也漸漸的成為可穿戴領域的主流,智能眼鏡智能服飾等技術難度較大,瓶頸較高的產品,開發商的關注度越來越理性。
圖表3:可穿戴設備產品形態分布(單位:%)
資料來源: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當前市場上,主流的的智能手表功能一般都會集中在電話接聽、事件的提醒、雙屏互動、以及數據業務等等,其中以兒童用戶為主的360智能手表功能主要是實現與家長手機APP連接,進行兒童的定位;智能手環主要還是以健康為主,進行健身記步、睡眠檢測、心率測量等輔助功能。蘋果手表已經占據了智能手表的主導地位,在價位上蘋果也較高,以兒童用戶為主的360手表,在價位上較低,兒童用戶是一個巨大的群體,能夠占據這部分用戶也就在市場上占據了很大的份額。在智能手環領域,早些年,作為手環市場領域的領頭羊,Fitbit也有著廣泛的人群與良好的口碑,在價位上也是遠高于其他品牌,其中發行量較高的小米,在價位上也是遠低于市場價格。
圖表4:市場上最受關注的智能手表/手環價格(單位:元)
資料來源: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可穿戴設備作為未來人機交互的基礎,聯接機器與用戶,目前更多的是應用在軍事、健康等領域,消費級的產品形態還很少,隨著廣大的用戶被進一步的教化,以及生物傳感、網絡通信等技術的發展,相信可穿戴設備將會覆蓋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成為未來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2022年我國可穿戴設備銷售規模將達11380萬臺
IDC對2017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作出如下預測: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5000萬臺,市場產值將超過26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2年我國可穿戴設備銷售規模將達11380萬臺左右。
圖表5:2017-2023年我國可穿戴設備銷售規模及預測(單位:萬臺)
資料來源: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編輯點評
可穿戴設備不只受到技術發燒友和早期使用者的歡迎,還進入了大眾市場。在包括新廠商、新產品和應用層出不窮等多個因素推動下,可穿戴市場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原標題:可穿戴設備行業分析 智能手表與智能手環占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