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縱觀近幾年主流成品材的價格差異以及經濟增長周期,在前幾年持續領漲主流成材市場的“妖性”產品熱軋卷板或在鋼企產品結構調整(產能增量的壓力)下出現壓制性表現,而在大力取締地條鋼操作下,螺紋鋼市場的強勢也使得2016、2017年產品導向較為明顯,使得2017年鋼企在產品結構上出現傾斜。而對比中厚板產品,無論是主流區域的資源匹配還是終端下游的表現在當下市場都是相對來說表現略優勢的。
1、近十年我國GDP增速明顯回落 粗鋼產量明顯攀升
據蘭格云商跟蹤統計的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步入快速增長階段,不過總體經濟增速出現了大幅波動,如圖中的1980-1990,1991-2001,經濟增速的大幅波動對于經濟發展利害均有。但是經濟發展基本保持了十年一個周期的規律(包含了繁榮、衰退、蕭條、復蘇)。相比較,我國粗鋼產量穩步回升。從2003年開始,粗鋼產量增速加快。
![](http://www.gtgqw.com/UserFiles/Image/20180404164324137.gif)
圖1 1980-2017年我國GDP增速與粗鋼、鋼材產量變化情況
從1978年的改革開放到1990年,我國經濟增速在1985年最高達到13.5%。而到1990年我國GDP增速則又快速下降到4%的水平。
1991年—2001年,我國經濟發展在1997年遭遇了亞洲金融危機,整體經濟受到重創,這十年中,我國GDP增速由14%的增速下降到7.6%。
而2002年—2012年,我國經濟增長面臨著改革開放30年來國內經濟快速度增長后的市場休整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市場動蕩,而在此期間,國內再度迎來四萬億的投資撬動經濟增長,總體還是相對波動。
2013年往后的十年中,我國總體GDP增速進入了低增長階段,這是經濟增長著力點由農業到工業,由工業到服務業轉型過渡的正常休整,目前我國正處于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轉換過渡期,供給側改革力度的持續深入下的后調整階段。按照目前的發展以及經濟周期規律來看,2018年仍是調整過渡階段,2019年-2023年 的后五年時間,經濟增速以及產業經濟增長或有望緩慢復蘇,但由于不同產業所帶動的總體經濟產值差異化,我國總體經濟增速將區別于以往的前十、前二十、前三 十年,保持相對低位的增長態勢。相應的,我國粗鋼產量的表現也將受到這種經濟增長的放緩,出現產業重心輕度轉移的趨勢。
2、近五年我國熱軋卷板產量增速最大 中厚板次之 建筑鋼材產量負增長
建筑鋼材、熱軋卷板以及中厚板產品作為我國鋼材中的大類產品,整體產線多集中在全流程鋼廠中,而目前我國鋼企多數是軋鋼能力大于煉鋼能力,這就使得鋼企在經營策略上會根據產品的未來定位以及盈利特性,在產品結構上做一些調整。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17年,國內建筑鋼材產量由3.6億噸下降到3.3億噸;熱軋卷板產量由1.8億噸上升到2億噸,中厚板產量總體變化不大,保持在0.69億噸。
而從下圖2中的成品材占產量的比重情況來看,熱軋卷板近五年持續保持上升的勢頭,且增速加快,2013年到2018年2月,國內熱軋卷板產量的占比由16.9%上升至21.05%,上升4.15個百分點,增幅25%;建筑鋼材由33%的占比下降至32.8%,下降0.2個百分點;中厚板總體的產量占比由6.4%的占比上升至7.3%,增0.9個百分點,增幅14%。
![](http://www.gtgqw.com/UserFiles/Image/20180404164324473.gif)
圖2 2013年-2018年2月主要成品材年產量占總產量比重情況
產量的增速變化結合到現貨市場的實際情況。我們能夠發現,近五年時間里,熱軋卷板在主流成品材中總體運行價位相對偏高,盈利性優于其他成品材。下圖是蘭格云商平臺跟蹤統計的2012年—2017年國內熱軋卷板、建筑鋼材、中厚板價格走勢圖。
![](http://www.gtgqw.com/UserFiles/Image/20180404164324529.gif)
圖3 近五年國螺紋熱軋中板主導城市價格走勢圖
從圖3中能夠看出,近幾年,熱軋卷板總體的“妖性”在成品材中還是首屈的,其在上漲中的凌厲和下跌中的抗跌也都讓市場將其配置為較優質的可介入產品。相比較作為兄弟產品的中厚板基本以跟隨為主。而在這六年時間里,國內天津市場5.5mm普碳熱軋卷板的現貨均價為3214元,北京地區三級螺紋鋼的均價為3173元,邯鄲市場普碳中厚板的均價為3115元。熱軋卷板總體表現優于其他成品材,中厚板表現相對一般。
但是這種產品的市場表現在2017年出現差異。受我國取締“地條鋼”影響,建筑鋼材產量出現明顯下降,2017年我國建筑鋼材產量3.3億噸,占我國鋼材產量的比重為31.5%,較2013年下滑了1.5個百分點,下降了近3000萬噸的產量,加之環保影響,總體使得流通環節資源總體供應出現緊張狀態,建筑鋼材市場演繹出暴力拉升,從產品的特性表現上來看對于市場的吸引力以及資本的配置方向是會起到一定傾斜傾向的。
因此,2017年開始,我國建筑鋼材的產量開始出現回升,產品結構的調整已出現導向。
3、建筑鋼材和中厚板產品的市場優勢開始顯現 中厚板價格運行重心居主流成材榜首
接著上面我們繼續來看,隨著建筑鋼材價格的暴漲,鋼企的產品結構出現傾斜,建筑鋼材產品的市場優勢開始顯現,對比2012年-2017年和2017-2018年主流成品材的價格運行區間,我們能夠看出,2012年-2017年,熱軋卷板價格的總體運行重心高于其他成品材,這代表了其較優勢的市場資源配置,同時結合上面我們提到的“拉漲時凌厲、下跌是抗跌”,也使其總體的運行區間居主流成材榜首,不過,2017年-2018年1月,三級螺紋鋼的總體價格運行區間要強于熱軋卷板,而在大力取締地條鋼的操作下,建筑鋼材產量的下降與熱軋卷板產量的持續上升形成明顯對比,預計這種產品結構轉換呈現的市場周期在未來仍將持續。
意即,未來一兩年,螺紋鋼的總體產品配置的優勢要強于熱軋卷板。
![](http://www.gtgqw.com/UserFiles/Image/20180404164324524.gif)
圖4 2012年-2017年和2017年-2018年1月熱軋螺紋中板方坯均價圖
而對比中厚板,我們則發現,它的產品優勢則還要強于螺紋鋼。
來看一下,2018年2月和2018年3月份主流成品材的均價比例圖看出,中厚板產品逆襲出現持續領漲狀態。與熱軋卷板均價的價差相差在270元左右,與三級螺紋鋼均價的價差相差120元左右。
![](http://www.gtgqw.com/UserFiles/Image/20180404164324356.gif)
圖5 2018年2-3月中厚板螺紋鋼熱軋卷方坯均價圖
這種差異的背后是產需表現的一個匹配,體現的是市場本身的“負重”與“輕便”之差。上文“2”中我們提到了,近兩年,主流成品材中熱軋卷板產量占比逐漸放大,中厚板的產量占比增速要強于建筑鋼材。而對比2016、2017年的產量數據,建筑鋼材、中厚板產量均出現下降,從降幅比例來看,建筑鋼材2017年3.3億噸,同比下降3.9%;中厚板產量0.7億噸,同比下降0.1%。而從市場跟進的消息顯示,由于部分鋼廠在產品產線轉移上在2016年 開始仍是向建筑鋼材傾斜,同時,隨著我國大力取締地條鋼工作的開展,電爐陸續代替中頻爐,廢鋼價格的上升以及近來廢鋼產品的緊俏也能夠明顯體現出來,預計 仍將會增加長材品類的供給。而相比較中厚板軋線近年新增產線較少,部分是產能置換,同時有部分鋼廠中厚板軋線停產。因此,預計2018年建筑鋼材總體產能的增速依然會強于厚板。
另外,從需求端口來看,作為占我國鋼材1/3體量的建筑鋼材產品而言,盡管產量下降,但是對于需求總體的體量表現要求非常強。隨著我國房地產投資持續走弱,加之近來監管層對地方債務的監管力度增強,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受限,或導致地方政府性支出回落,兩會報告中也顯示,2018年我國傳統基建投資總體放緩。而相比較,工程機械行業、造船行業近來總體表現尚可,2017年我國造船業總體表現尚可,造船完工、新接訂單保持較明顯增長。2018年1-2月份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總體也較為喜人,預計2018年總體仍將保持緩慢復蘇狀態。
總體來看,從產品的配置角度,建筑鋼材和中厚板相對來說在主流成材中處于優勢。而從進入2018年的情勢來看,中厚板的總體產需匹配以及市場表現或更勝一籌。(來源:蘭格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