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民營企業粗鋼產量4.71億噸,占比下降2個百分點”“噸鋼利潤430元,銷售利潤率6.32%”,全聯冶金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民營鋼鐵企業正展現出大搬遷、大重組、大調整和大提升的發展態勢。
全聯冶金商會數據顯示,2017年民營鋼鐵粗鋼產量下降,改變了占比逐年上升的趨勢,產量向優勢企業集中,取締地條鋼效果顯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得到抑制。
以2017年和2016年兩年實現去產能完成的1.15億噸為例,民營企業占了大頭。其中,2016年全國粗鋼去產能6500萬噸,民營鋼鐵占59.7%;2017年全國粗鋼去產能5000萬噸,民營鋼鐵占80%。
“企業重組成為趨勢,開始重組和已經取得重大進展的企業,占民營企業的比例總數超過1/3。”商會常務副秘書長王連忠介紹說,為實現2025年鋼鐵產業集中度 達到60%的目標,更大規模的重組還在籌劃。他表示,從經濟效益上看,民營企業銷售收入2.68萬億元,實現利潤1690億元。
王連忠表 示,鋼鐵行業正面臨新變化,產能利用率提高到80%進入基本合理區間;鋼鐵產量形成了常態化調控,久調難控的現象緩解;從供需嚴重過剩轉入了相對平衡,經 營效益從微利轉向合理利潤區間;節能減排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生產場地的搬遷,通過重組提高集中度,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生產裝備,正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動 態。”
他坦言,鋼鐵行業仍面臨產能薄弱、平衡環保和轉型升級的壓力,要防止產能擴張沖動和地條鋼的死灰復燃。要改變以往產量擴張的老路,完成去產能和限產任務。(來源:人民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