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延續2016年以來的復蘇態勢,并購市場呈現四大發展特點:一是北美地區并購市場“一枝獨秀”,歐洲地區成為年度新熱點;二是非傳統上游油氣工業背景交易主體持續活躍,國際石油巨頭和大中型國際石油公司完成交易金額大幅增長;三是并購交易的評價油價震蕩企穩,與國際基準油價走勢基本一致;四是非常規油氣資源并購交易再占“半壁江山”,加拿大油砂“異軍突起”。從發展前景看,盡管不同類型石油公司及私募資本的戰略目標以及聚焦重點資產的種類與區域各有不同,但都把現階段并購上游油氣資產作為保障未來發展的重要手段;預計2018年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仍將保持活躍,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持續增長的概率相對較大,但以較大溢價獲取油氣資源的并購交易將大幅減少。
1 2017年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概況
回顧2017年,隨著原油價格在國際市場供需“弱平衡”下的震蕩上漲,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延續了2016年以來的回暖態勢。根據伍德麥肯茲最新統計數據,2017年全球油氣資源并購交易總金額超過1430億美元,較2016年上漲約12%,創下2014年以來最高值;并購交易總數量為384宗,較2016年略有下降,降幅約為9%。
從交易的時間節點上看,2017年4個季度油氣資源并購交易金額與國際油價走勢關系密切。一季度,在國際油價位于50~60美元/桶區間小幅震蕩整理的背景下,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延續了2016年第四季度以來較為活躍的發展態勢,交易金額高達580億美元,占當年總金額的41%;二季度,隨著國際油價下跌至45美元/桶以下的年內低點,全球油氣資源并購交易金額大幅下降至260億美元;三季度,在國際原油市場對歐佩克成員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延續減產協議的強烈預期以及中東地區地緣風險升級等因素影響下,國際油價震蕩上漲至55美元/桶以上,全球油氣資源并購交易金額也隨之增長至360億美元;四季度,盡管國際油價持續上漲至65美元/桶附近,但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開始出現觀望態勢,并購交易金額僅為230億美元。
從交易的規模結構上看,2017年,單筆價值低于50億美元的全球油氣資源并購交易總金額約841億美元,低于2016年的1070億美元。但單筆價值高于50億美元的并購交易完成了6宗,總金額接近600億美元,兩項指標均明顯高于2016年,部分反映出國際石油公司對上游板塊未來發展的信心。
從交易的地域分布上看,與2016年相似,北美和俄羅斯-里海兩地區仍是2017年全球油氣資源并購交易的熱點,兩者實現交易金額分別為850億美元和190億美元,合計占全年世界油氣資源并購交易總額的73%;但與2016年不同,歐洲地區成為2017年市場關注新區域,全年并購交易金額高達210億美元,大幅高于2016年50億美元的水平,也創下近5年來最高值。南美、亞太和非洲地區上游并購活動維持穩定,并購交易金額均為60億美元左右。中東地區2017年沒有較大規模并購交易發生。
從交易的市場主體上看,2017年國家石油公司、國際石油巨頭、大中型國際石油公司①和私募基金等非傳統上游油氣工業背景交易主體的市場地位出現明顯的變化。其中,以私募基金為代表的非油氣背景交易主體仍表現搶眼,全年實現并購交易金額高達850億美元,約占交易市場總份額的60%;國際石油巨頭和大中型國際石油公司并購活動重歸活躍,分別實現并購交易金額240億美元和320億美元,均大幅高于2016年水平;而國家石油公司2017年實現并購交易金額僅20億美元,是近10年來最低值。
2 2017年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特點
2017年,全球各地區油氣資源并購市場繼續呈現較為明顯的差異化發展態勢。從并購交易的數量上看,盡管北美地區油氣資源并購活動的數量較2016年略有下降,但266宗的總數量大幅高于其他地區;南美和亞太地區交易數量分別為24宗和31宗,均高于2016年;非洲地區交易數量與2016年基本持平;俄羅斯-里海以及中東等地區交易數量則較2016年出現小幅下降。從并購交易的金額上看,2017年南美、非洲和亞太等地區并購交易金額與2016年基本持平;俄羅斯-里海和中東等地區交易金額低于2016年水平;北美地區交易金額為850億美元,略高于2016年的720億美元;歐洲地區則成為全球油氣資源市場的新熱點,全年實現交易總金額210億美元,創下近10年最高水平。
2.1北美地區并購市場“一枝獨秀”,歐洲地區成為年度新熱點
在北美地區,美國2017年油氣資源并購活動保持活躍,并購交易數量超過全球已完成交易總量的50%,交易金額超過全球已完成交易總金額的38%。其中,非常規油氣資源成為美國當年上游并購交易的主要目標,共發生并購交易數量165宗,交易金額超過504億美元,分別占該國總量的78%和93%。二疊紀盆地繼續成為美國上游并購活動最活躍的地區,全年共實現交易金額217億美元,占該國總量的42%。此外,受二疊紀盆地等主力頁巖區帶投資“外溢效應”的影響,部分石油公司2017年也加大了對鷹灘、巴肯、粉河盆地等其他頁巖區帶油氣資產的投資。
加拿大2017年油氣資源并購交易金額大幅增長至2016年的2倍,創下該國2012年以來新高,但交易數量則較2015年和2016年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一方面,加拿大本土能源公司大規模收購油氣資產,例如Cenovus公司以133億美元收購康菲公司油砂和非常規天然氣等資產,成為該國有史以來發生金額最大的并購交易。加拿大自然資源公司斥資85億美元收購殼牌公司油砂等資產也是全球當年規模最大的油氣資源并購交易之一。另一方面,部分國際石油公司大規模剝離加拿大上游油氣資產,除康菲和殼牌公司外,道達爾、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馬拉松石油和墨菲能源等公司也都剝離了規模較大的加拿大油氣資產。
在歐洲地區,2017年油氣資產并購交易數量僅為30宗,為近10年來最低,但涉及金額超過210億美元,為近10年來最高值,英國是歐洲地區并購交易的熱點國家。道達爾公司以74.5億美元收購馬士基公司北海海上原油資產,是該地區年內金額最高的并購交易。私募資本Chrysoar基金以30億美元收購殼牌公司英國海上原油資產,海王星公司以28億美元收購法國ENGIE集團上游資產,都是該地區金額較高的并購交易。
在俄羅斯-里海地區,2017年油氣資源并購交易數量僅為13宗,為近15年來最低值。其中,11宗并購交易發生在俄羅斯,另有2宗交易發生在哈薩克斯坦。中國華信收購嘉能可與卡塔爾投資局所持俄羅斯石油公司14.16%股份的交易金額為158億美元,占該地區當年并購交易總金額的83%。BP和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等也加強了對俄羅斯油氣資產的投資。
在南美地區,2017年共發生交易數量為24宗,實現交易金額60億美元。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仍是該地區油氣資產出售的絕對主力,共售出資產46億美元,占南美地區并購交易總金額的77%。其中,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以28億美元向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售出了Roncador資產股份,是該地區年度交易金額最大的并購活動,埃克森美孚等國際石油公司也并購了部分巴西海上原油資產。此外,阿根廷2017年實現并購交易金額約7億美元。南美其他國家油氣資源并購市場表現平淡。
在亞太地區,2017年油氣資源并購交易數量為38宗,較2016年的21宗增長較大;但交易金額為58億美元,與2016年基本持平。澳大利亞成為亞太地區油氣資源并購的熱點區域,全年交易金額超過45億美元。其中,Beach能源公司以32億美元收購殼牌公司持有的部分伍德賽德公司股份,是亞太地區2017年規模最大的并購交易。
在非洲地區,2017年油氣資源并購交易數量為18宗,交易金額為60億美元,均與2016年基本持平。國際石油巨頭進一步加強了對非洲海上資產的投資力度。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以28億美元收購了埃尼公司在莫桑比克海上天然氣資產是該地區規模較大的并購交易,道達爾和BP分別購入了部分位于阿爾及利亞和烏干達的海上油氣資產。
2.2非油氣背景交易主體資源并購持續活躍
2017年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上的重要特點之一,是非傳統上游油氣工業背景的交易主體繼續占據重要地位。此類公司共購入油氣資產約850億美元,共售出資產約700億美元,在市場買賣兩端表現都極為活躍。從資產出售的角度看,國際原油價格在經歷了3年多的下行周期后,于2017年下半年觸底回升。部分非油氣背景的投機資本,在2015、2016年“快進快出”,以較低成本購入油氣資產,鎖定利潤再有選擇地剝離資產,獲得一定收益,增加了市場活躍度,特別是在國際石油公司大舉增持二疊紀盆地等熱點區域資產的背景下,部分非油氣背景的交易主體獲得了較好的資本回報。
在國際油價未來可能出現一定幅度增長的預期下,非油氣背景的交易主體將繼續擴大對各類油氣資產的并購規模,并將并購目標轉向部分估值相對較低但資源條件較好的天然氣資產以及非二疊紀盆地的美國頁巖油氣資產。此外,由于美聯儲未來加息預期較強,吸引了國際資本繼續購買美國本土的優質油氣資產。
2.3國際石油公司并購交易大幅增長,國家石油公司是“凈賣家”
2017年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上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國際石油巨頭和大中型國際石油公司完成交易金額出現大幅增長,年內完成購入資產金額共計約560億美元,售出資產金額約600億美元,均接近2016年水平的2倍。國際石油公司著眼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抓住當前油價下短暫的并購交易“時間窗口”,對油氣資產組合實施結構性優化。
國際石油巨頭方面,從資產購入看,埃克森美孚公司2017年購入資產總金額約為97億美元,除斥資56億美元并購二疊紀盆地頁巖油資產,還分別以28億美元和13億美元的高價,購入莫桑比克4區塊和部分巴西深水鹽下原油資產。道達爾公司除了以74.5億美元高價購入馬士基石油公司北海資產,還與中國海油合作,分別出資9億美元購買烏干達西北部阿爾伯特湖油氣資產。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除了以28億美元購入巴西Roncador油田資產,還增持了阿根廷VacaMuerta頁巖區帶勘探面積。BP公司則以較少資金規模購入了巴西海上原油資產及非洲塞內加爾等國的天然氣勘探資產。從資產出售看,殼牌公司以85億美元向加拿大自然資源公司出售部分油砂資產成為2017年全球第三大上游并購交易,殼牌還剝離了部分位于英國、泰國、澳大利亞、加蓬等國的上游資產。道達爾公司繼續剝離位于挪威海上成熟油田資產,以14.5億美元向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售出了該區域的兩個原油開發項目。埃克森美孚等公司也剝離了一定數量的挪威海上成熟油田資產。
大中型國際石油公司在油氣資源并購市場的買賣兩端都很活躍,全年購入資產總額320億美元,售出資產440億美元。在資產購買方面,Cenovus能源以133億美元收購康菲公司在加拿大的油砂等油氣資產,加拿大自然資源公司以85億美元收購殼牌在加拿大的油砂資產,諾布爾能源以32億美元購買二疊紀盆地頁巖油資產等,反映出其對油砂和頁巖油等非常規油氣資產未來發展的信心。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以18.5億美元購入俄羅斯南羅斯科葉天然氣開發資產則成為2017年大中型國際石油公司在天然氣領域規模較大的并購交易。資產出售方面,大規模出售美國部分油氣資產是2017年大中型國際石油公司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包括安納達科公司以29億美元售出其鷹灘頁巖區帶部分資產、康菲公司以27億美元出售其圣胡安盆地天然氣資產、諾布爾能源公司以12.25億美元出售其西弗吉尼亞和南賓夕法尼亞油氣資產、OXY公司以6億美元售出其二疊紀盆地頁巖油資產等。在美國以外地區,赫斯公司以26.5億美元的總金額出售其在挪威、澳大利亞和赤道幾內亞的部分資產,Origin能源公司以12.5億美元的價格售出了部分常規能源資產。
繼2016年后,國家石油公司再次成為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上的“凈賣家”,共售出油氣資產金額約130億美元,購入油氣資產金額僅17億美元。卡塔爾投資管理局向中國華信出售其持有的俄油7.08%的股權,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以28億美元向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售出Roncador油田資產,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以3.9億美元向斯倫貝謝出售上游勘探許可等,這些都是當年國家石油公司售出資產規模較大的交易。2017年國家石油公司兩筆金額最大的收購交易分別為,俄油以7億美元收購西西伯利亞勘探資產,中國海油以3.59億美元收購圖洛石油公司在烏干達等國家的上游資產。
2.4并購交易的評價油價震蕩企穩,與國際基準油價走勢基本一致
并購交易的評價油價一般是指在項目10%的折現率下的長期收支平衡價格。根據伍德麥肯茲公司測算,2017年全球油氣資源并購交易的評價油價為68美元/桶,略高于2016年66美元/桶的年度均值。從波動趨勢上看,2017年全球并購交易的評價油價總體上震蕩企穩,全年與國際基準油價走勢基本一致,呈現“一波三折”。年初,全球并購交易的評價油價由64美元/桶左右震蕩上升,4月達到69.22美元/桶的年內高點;之后,全球并購交易的評價油價出現一波下跌走勢,6月底跌至61美元/桶附近的年內低點;下半年,全球并購交易的評價油價重歸漲勢,年底漲至68美元/桶以上區間。全球并購交易的評價油價與國際基準油價的差值于5月達到最高,接近20美元/桶,12月僅為2美元/桶,創下本輪低油價以來的新低。
并購交易的評價油價走勢與國際基準油價存在較強的正相關性。在經歷了本輪低油價后,各類國際石油公司認識到,由于美國非常規油氣資源快速發展,全球上游資源供給較充足,在油氣需求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未來國際基準油價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較小,全球油氣資源并購交易的評價油價也難以大幅增長。
2.5非常規油氣資源并購交易再占“半壁江山”,加拿大油砂“異軍突起”
2017年,以北美地區頁巖油氣、油砂等為代表的全球非常規油氣資源并購交易金額大幅增長,全年累計約783億美元,占當年全球非常規油氣資源并購交易總額的55%,交易額較2016年大幅增長約24%。
頁巖油方面,全年并購交易總金額321億美元,是自有記錄以來的第三高值,僅次于2014年的371億美元和2015年的324億美元。二疊紀盆地仍是2017年美國并購交易最活躍的頁巖區帶,總共發生并購交易51宗,交易金額約占北美頁巖油并購交易總金額的2/3。各類國際石油公司是2017年購買二疊紀盆地頁巖油資產的主要力量,部分非油氣背景的交易主體則是主要賣家。鷹灘頁巖區帶全年并購交易總金額約57億美元,為2014年以來的最高值,主要買家是非油氣背景交易主體,傳統石油公司則是主要賣家。巴肯頁巖區帶2017年頁巖油資產并購交易總金額約24億美元,較2016年的20億美元略有增長。Halcon公司以14億美元向布萊恩勘探開發公司出售其頁巖油資產是該地區當年規模最大的一宗并購交易。此外,位于丹佛-朱爾斯堡盆地的部分頁巖區帶共完成頁巖油資產并購交易17億美元,較2016年有明顯增長。
非常規天然氣方面,2017年,北美非常規天然氣并購交易金額263億美元,較2016年的241億美元略有增長。從區域分布上看,美國馬塞勒斯和加拿大蒙特尼兩大頁巖區帶的頁巖氣資產和落基山脈的部分致密氣資產是交易熱點。馬塞勒斯頁巖區帶共完成并購交易21宗,交易總金額108億美元,EQT公司斥資81億美元收購萊斯能源公司是該地區當年規模最大的非常規天然氣并購交易。蒙特尼頁巖區帶全年共實現非常規天然氣并購交易約77億美元,較2016年明顯增長。此外,落基山脈致密氣資產并購交易較為活躍,共發生交易數量10宗,涉及金額超過30億美元,非油氣背景的交易主體是主要買家。
油砂方面,2017年加拿大油砂并購交易總金額高達199億美元,創下5年新高。Cenovus公司以133億美元收購康菲公司部分油砂資產,加拿大自然資源公司大規模收購殼牌公司部分油砂資產等。部分國際石油公司在本輪低油價期剝離了相當比例的油砂資產,而部分加拿大本土油砂經營企業則持續擴大油砂資產的占有規模。其中,森科能源、加拿大自然資源公司和Cenovus公司三大油砂生產商已控制了該國約57%的油砂產量規模。
3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發展前景展望
展望2018年,在國際油價升至60美元/桶以上區間以及全球油氣勘探活動獲得新增儲量降至近70年來新低的背景下,上游并購已成為各類石油公司保障中長期資源接替的戰略舉措,預計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將持續增長。
3.1國際石油巨頭資產交易活躍并注重資產組合優化
在本輪低油價期間,國際石油巨頭勘探投資的大幅削減,導致新增油氣儲量發現持續降低,各大公司通過優質資產并購交易保障中長期油氣產量穩定增長的意愿不斷增強。同時,經歷了連續數年的非核心資產剝離以及對部分在生產項目的運營調整,石油巨頭資產組合升級優化,對低油價的適應能力逐漸加強,財務水平改善明顯,已重新具備了參與優質上游資產并購的投資基礎。據近期披露的信息,巴西深海鹽下原油、東非海上天然氣以及北美非常規油氣等將成為2018年國際石油巨頭上游并購活動的重點。埃克森美孚公司將繼續增持美國二疊紀盆地頁巖油資產以及巴西深海鹽下資產,以確保中長期原油產量穩定增長。BP和道達爾兩家公司為實現“天然氣資產占比超過50%”的目標,將加強對大洋洲、南美洲和中東等區域天然氣資產的并購活動。埃尼公司堅持通過勘探擴大油氣發現的戰略,計劃收購東非、西非和北非地區海上部分勘探區塊。殼牌公司則延續執行其2016年制定的“高效投資”策略,預計在剝離部分非核心資產的基礎上,并購少量規模小但資源品質高的開發項目。
3.2國家石油公司補充本國資源接替驅動其境外并購
通過境外并購補充本國上游資源接替仍是部分亞洲國家石油公司2018年“走出去”的主要驅動力。2014年以來,中國的三大國家石油公司參與境外并購活動有所減少,但國內規模較大的能源市場需求與逐年提升的油氣對外依存度,仍將推動其未來積極參與全球油氣資源并購活動。總結歷史上高溢價購買海外資產的教訓,中國的石油公司將更合理地把握并購交易的時間窗口與價格估值。“一帶一路”倡議也將推動中國的石油公司更好地與中亞、中東等油氣資源國合作。印度和泰國等國的國家石油公司具有較雄厚的資金實力,將延續其在本輪低油價期間持續擴張海外油氣資產的發展策略。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等油氣資源國的國家石油公司也表示將參與境外上游并購。俄油計劃通過資產購買實現其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的戰略擴張。沙特阿美表示將通過并購實現油氣資產多元化,并于2017年末開始尋求收購美國LNG和頁巖油項目的機會。
3.3獨立石油公司積極并購優質資產并加快資金回籠購置新區塊
在國際油價持續反彈的推動下,部分以油氣開發活動為主的中小型獨立石油公司2018年將加大購買優質油氣資產的力度。以美國頁巖油為例,一方面,低油價期間集中開發的“甜點”區域資源潛力有限,需要新增資源接替;另一方面,低油價期間形成的低成本技術可以支撐公司擴大開發區域。切薩皮克、安納達科和戴文能源等獨立石油公司自2017年第四季度起,已開始在俄克拉荷馬州STACK/SCOOP地區以及粉河盆地等成本相對較低的資源區域開展并購活動。另外,預計部分以油氣勘探活動為主的中小型公司也將利用國際油價持續反彈的有利時機,出售其在低油價期間獲得的資源發現,并將回籠資金用于購買新的勘探區塊。
3.4非油氣背景交易主體仍是并購市場的重要力量
除石油公司外,非油氣背景的交易主體仍是油氣資源并購市場上的重要力量。全球資本市場對當前油價走勢持樂觀態度,瑞信、瑞銀和摩根大通等機構普遍預測2018年國際油價將保持在60美元/桶以上,黑石資本更是提出國際油價可能沖擊80美元/桶。受此預期影響,部分私募資本已著手在全球范圍內通過并購交易增持油氣資產,凱雷投資集團和EIG債權基金等均已表示,近中期將加大其投資組合中油氣上游資產的比例。美國、英國和挪威等國將憑借其成熟的資本市場交易機制以及較為豐富的油氣資源,吸引更多私募資本參與區域內上游并購活動。
綜上,盡管不同類型石油公司及私募資本的戰略目標以及聚焦重點資產的種類與區域各有不同,但是它們都把現階段并購上游油氣資產作為保障未來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預計2018年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仍將保持活躍,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持續增長的概率相對較大。當然,在經歷了近年上游并購低谷后,石油公司參與交易時將更加理性審慎,以較大溢價獲取油氣資源的并購交易將大幅減少。
4對中國石油公司的啟示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判斷,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在2016年和2017年已基本確立觸底反彈的態勢,預計2018年仍將保持活躍。因此,對中國的石油公司而言,2018年是實施海外優質油氣資源并購較為有利的時期,要順應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的變動趨勢,合理把握投資機會。
4.1順應全球上游市場變動趨勢,把握并購交易的時間窗口
從海外業務發展的宏觀角度看,在本輪低油價期間,中國的石油公司已并購海外油氣資產的經營效果差異較大,部分海外油氣資產在50美元/桶以下區間仍有較好的效益,但更多的海外油氣資產缺乏盈利能力,成為石油公司的負擔。因此,一方面要以低油價為試金石,檢驗高油價時期已并購資產的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益,總結經驗,優化評價方法,為進一步參與國際油氣市場夯實基礎。另一方面不能因噎廢食,要抓住當前全球上游資源市場觸底反彈的有利時機,爭取獲得一批規模適當、資源稟賦優良、交易價格相對合理的上游資產,保障中國的石油公司未來長遠發展。
從海外業務發展的戰術角度看,要發揮現有海外資源項目部及其他駐外機構的“前哨作用”,加強與資源國和相關國際石油公司的油氣外交及商務聯系,尋求可能獲得的優質海外油氣資產;同時要加強對上游油氣資源并購目標的篩選與甄別,特別要強化對潛在目標項目的資源評價和經濟評價,抓住當前買方市場的有利時機實施并購,為保障公司長遠發展的資源戰略夯實基礎。
4.2轉變海外資產經營觀念,實施動態調整的并購交易策略
中國石油企業在海外上游油氣資產經營中呈現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并購交易中資產買入多,剝離少;二是購入資產以油氣實體經營為主要目的,極少有通過交易獲取利潤差價的資本運作模式。近年來,部分石油公司特別是國際石油巨頭持續實施動態調整的并購交易策略,通過剝離非核心資產和購入戰略目標資產相結合,持續優化其上游油氣資產組合。部分私募基金等其他非油氣背景的交易主體之所以積極參與油氣資源交易,不僅要獲得項目的生產經營收益,更是要等待時機,以較高的價格售出資產,獲得較高利潤。
建議中國的石油公司盡快轉變海外資產經營觀念。首先,要學習國際石油公司實施動態調整的并購交易策略,在加強核心油氣資產經營管理的同時,將不符合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的非核心海外油氣資產進行剝離,提高海外板塊的發展質量與效益。其次,實施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并行的并購策略:既要堅持傳統的上游資源策略,通過獲取更多的海外優質油氣資產并強化生產經營來獲取收益,夯實企業長遠發展基礎,也要探索新時代的上游資本策略,嘗試在油氣資源并購市場“低買高賣獲取差價”,創造效益,輔助公司實體經濟業務發展。
4.3在海外上游資產并購中要重視勘探資產
中國海油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經歷值得我們思考。2013年,中國海油以186億美元的天價并購尼克森公司,但在本輪低油價中,尼克森公司大部分在產油氣資產單桶原油開發成本相對較高,使中國海油海外板塊背上較為沉重的負擔。2017年,隨著作業者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圭亞那海域通過勘探發現超過25億桶儲量的巨型油田,持股25%的中國海油“咸魚翻身”,如果以埃克森美孚公司估算的該油田在40美元/桶油價水平下仍有較好利潤測算,中國海油通過參股該勘探區塊獲得了與尼克森公司價值幾乎相當的優質海外上游資產。事實上,由于中國部分石油公司近年在海外上游資產并購中將注意力聚焦于開發資產,忽略勘探資產的獲得,已使得公司海外板塊業務在當前油價小幅回升期間仍缺乏運轉空間。而國際石油巨頭特別重視上游資產并購中勘探資產的占比,尤其是埃尼公司,近年已通過對其勘探資產的經營,連續獲得了地中海沿岸和東非海域等多個重大油氣發現,為石油公司在低油價下通過勘探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探索出新路徑。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三大國家石油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實施上游資源并購,是為了對國內有效油氣資源接替不足做補充,通過勘探突破獲得規模儲量是成本最低的油氣資源獲取方式。因此,中國的石油公司要學習國際石油公司的經驗,結合自身多年“走出去”積累的經驗與教訓,在上游資產并購中重視勘探資產,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