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近年來,水質自動監測技術在許多國家地表水監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國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建設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面對嚴峻的水污染形勢,加強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是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的重要內容和既定目標,也是新形勢下水環境管理和精準治污的必然要求。
目前,環境保護部按照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安排,正在全力推進水質自動站建設,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將在2018年7月基本完成2050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自動站建設。眼下,各省市水質監測站點建設正如火如荼。
甘肅嘉峪關市兩個國考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站房日前開工建設;陜西省加快國考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6月20日前,遼寧省沈陽市將新建完成5座水質自動監測站;江西宜春市新建5個國考水質自動監測站,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等等。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地表水監測體系改革,實施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實現水質自動監測,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基礎工程,也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支撐。
隨著我國水質監測體系的逐步建成和完善,受益于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第三方運維的推廣,水質監測市場空間將充分釋放,至“十三五”末期可達98億元/年的市場規模。總體上,受益于運維市場的快速增長,“十三五”期間水質監測行業有望實現16%的復合增速,市場空間達到171億元。
隨著水污染治理的全面展開和治理力度的不斷加大,水質監測行業將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包括監測項目進一步擴展、水質應急監測體系建設、行業體制逐漸完善、水質監測儀器儀表多樣化發展、國產水質監測儀器儀表技術提高等。
水質監測市場已打開,隨著水質監測技術的提高和國家對國產儀器儀表產品的支持,企業只有保證產品的穩定性,精確度,達到環境監測的標準,才能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中獲取更多的份額。
(資料來源:中國日報,甘肅省環保廳,沈陽晚報,中國江西網,投資快報,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