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水資源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根據2017年地表水的監測數據中顯示,好于三類水質所占比例提高了6.3個百分點,劣五類水質比例下降了4.1個百分點,水環境已經有了改善,但是要打好這場碧水保衛戰并不容易。
(圖片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
生態環境部近日提到,將圍繞突出“四種水體”來加快四項整治。這四種水體分別是集中飲用水水源地的水體、黑臭水體、劣五類水體和入江河湖海不達標的排污口水體。
而四項整治,則分別是是指工業園區中的“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好,對重點行業企業進一步提高排放標準;生活源方面,主要加快建設城鄉污染處理設施進度;農村面源的污染防治和整治方面,是把種植業農藥化肥減下來等;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方面,濕地要進一步加強保護和修復,保障河流的生態基本流量。
面對水資源的壓力,這需要做好水質監測各項儀器以及專業人才的不斷培養等多項工作。前不久,哈爾濱工業大學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中廣核-哈工大環境治理聯合實驗室”。
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根據協議,雙方將以中廣核-哈工大環境治理聯合實驗室為載體,將中廣核的市場、品牌、資金優勢和哈工大在科研力量方面的優勢相結合,推動環境治理技術開發、人才聯合培養以及各項研究成果的轉化。雙方以“共建碧水藍天,創造美好生活”為使命,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積極的力量。
此次合作并不是心血來潮,之前哈爾濱工業大學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就進行過合作。2016年雙方簽訂了水務環保合作框架協議,為此次的合作奠定了基礎,為實驗室的建設創造了有利環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哈爾濱工業大學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將圍繞水環境綜合治理、水資源供應與保障、固廢處理利用等業務,為實現“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資料來源:哈爾濱工業大學、科技日報、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