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如何評價一個十余篇論文被撤卻仍獲學術大獎的科學家?

作者: 2018年03月15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中國化工儀器網行業動態】上個月末,卡洛·克羅斯(CarloCroce),這位腫瘤遺傳學領域內的著名科學家收獲了一項獎金超過300,000美元的科學界大獎,以表彰他在個性醫療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然而,他身后十數
中國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上個月末,卡洛·克羅斯(Carlo Croce),這位腫瘤遺傳學領域內的著名科學家收獲了一項獎金超過 300,000 美元的科學界大獎,以表彰他在個性醫療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然而,他身后十數次的撤稿記錄和學術不端指控卻帶來了一片籠罩在頒獎臺上空的烏云。
 

 
卡洛·克羅斯(Carlo Croce)
  
  1巨額獎金的獲得者
  
  今年 2 月,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腫瘤生物學和遺傳學系主任卡洛?克羅斯(Carlo Croce),與另兩位科學家共同分享了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 丹?丹.丹.戴維基金會的總值100萬美元的丹·戴維獎(Dan David Prize),以表彰他們在個性醫療領域中史無前例的開創性科學貢獻。
  
  丹.戴維基金會創立于 2000 年,首屆丹?丹.丹.戴維獎于 2002 年 5 月頒發。該獎項旨在獎勵在科學、技術、文化或社會福利領域的杰出貢獻,鼓勵創新與跨學科的研究。
  
  另外兩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分別為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遺傳學和醫學教授瑪麗·克萊爾·金(Mary-Claire King)——乳腺癌基因 BRCA1 的發現者,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腫瘤學教授伯特·沃格爾斯坦(Bert Vogelstein)——著名的癌癥遺傳學家,他發表的 500 多篇研究論文迄今已經被引用了近 30 萬次。
  
  獎項委員會這樣評價克洛斯:他“為提升人們對特定癌癥的特定遺傳基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這位成績斐然的癌癥遺傳學家卻有多次撤稿并被學術審查的經歷。
  
  2爭議:撤稿事件的中心人物
  
  近幾年來,接二連三的學術不端指控讓克羅斯避之不及,他的研究成果也一直被籠罩著學術審查的陰影。Retraction Watch Base 的數據庫顯示,從 2007 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提出了第一起撤稿以來,克羅斯參與的學術論文共有 7 篇遭遇期刊撤稿,約 15 篇論文由于篡改圖片、抄襲文字等問題被遣回更正。近兩年來,撤稿或遣回更正的就有 10 起。
  

  
  3連撤稿都不能阻止的獎項
  
  難道丹·戴維獎的頒獎委員會對于克羅斯學術真實性的爭論一無所知嗎?奧利·柴雪諾夫斯基(Ori Cheshnovsky),丹·戴維獎的科學顧問表示,參與評獎的每一個人“都非常清楚地知道克羅斯博士的撤稿事件以及對他的指控”:
  
  “國際個性化醫療專門委員會由世界頂尖的、德高望重的科學家組成。委員會推薦將此獎頒發給克羅斯教授,是出于對他在個性化醫療領域無可厚非的杰出貢獻的尊重。丹·戴維獎董事會也會接受了委員會的推薦。”
  
  克羅斯對于癌癥遺傳學的貢獻之一是他對 c-myc 基因的研究。c-myc 基因能夠編碼一種多功能的蛋白轉錄因子,在細胞的增殖、凋亡以及分化過程中都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該基因的突變會導致自身的持續性表達,這被普遍認為與多種癌癥的發生發展有重要關系。卡洛斯還發現在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中,c-myc 的基因座會發生位移——生理狀態下人類 c-myc 基因位于 8 號染色體上,而在伯基特淋巴瘤細胞中則轉移到了 2 號、14 號或 22 號染色體上。這篇發表在 PNAS 上的論文被引用了 1700 多次,為癌癥領域研究 myc 基因奠定了基礎。另外,克羅斯還證明了 mLL1 (Mixed-lineageleukemia 1) 基因與急性白血病具有醫學相關性。mLL1 編碼的組蛋白轉甲基酶,對細胞的基因轉錄有正向的全局性調控作用,并能從表觀遺傳學角度上維持細胞的轉錄記憶,確保細胞正常分裂增殖。
  
  克羅斯教授的研究不僅于此,他還報道了 TCL1A (T-cell leukemia/lymphoma protein 1A)與 T 細胞白血病的相關性,并且成功克隆并命名了大名鼎鼎的濾泡性淋巴瘤相關基因 BCL2 (B-cell lymphoma 2),為研究濾泡性淋巴瘤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他還描述了癌癥病理發展過程的早期癥狀,涵蓋范圍包括肺癌、鼻咽癌、頭頸癌、食管癌、腸胃癌以及乳腺癌。他可以被稱作癌癥未知領域研究的領頭羊,而且還在癌癥干預、診斷、監控和治療手段領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創新熱潮。
  
  在克羅斯的學術生涯中,他獲得過近 60 項學術獎項和榮譽,例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頒發的杰出研究員獎(Outstanding Investigator Award),GM 癌癥研究基金會(the GM Cancer Research Foundation)的莫特獎(Mott Award),MD 安德森癌癥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戈特利布獎(the Gottlieb Award)以及美國血液學協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的亨利·M·斯特拉頓獎章(the Henry M. Stratton Medal)。他擁有超過 950 篇經過同行評議的論文,在人類癌癥的基因和遺傳機制研究中的貢獻被廣泛認可。
  
  不僅如此,丹·戴維獎也不是在撤稿風波后克羅斯獲得的第一項重要獎項了。去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授予了克羅斯業界聞名的瑪格麗特·夫泰癌癥研究領導力和杰出成就獎(Margaret Foti Award for Leadership and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s in Cancer Research),讓他成為癌癥研究中名副其實的領先者。
  
  值得注意的的是,推薦克羅斯教授作為候選人的委員會主席是他的一位長期合作伙伴,彼得·沃格(Peter Vogt),是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拉荷亞校區的一位 PI(沃格和克羅斯作為共同作者在 2017 年發表了一篇 PNAS 論文)。卡洛斯還曾與委員會的另外兩名成員作為共同作者發表過多篇文章——韋伯斯特·K·卡芙尼(Webster K. Cavenee)以及南希·詹金斯(Nancy Jenkins)。
  
  從丹·戴維獎為獲獎者發布的簡介來看,委員會成員與卡洛斯的合作關系可能更有助于他們撇開撤稿事件的影響,看到嘈雜聲音背后克羅斯曾在癌癥研究領域中作出的建樹:
  
  “克羅斯是癌癥生物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尤其在揭開多種淋巴瘤和白血病的分子機制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白血病病理機制上的突破為他贏得了 2006 年度由美國癌癥研究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頒發的克勞斯紀念獎(Clowes Memorial Award)。他熟練掌握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原理和技術,揭示了重要癌癥基因作為癌癥發生發展以及抵抗治療的驅動因子過程中的生物學意義。他有著如此成就,正是獲得該獎項的不二人選。”
  
  面對這樣一位曾經取得過輝煌成就、如今卻在數年之內撤稿十余篇的資深科學家,丹·戴維基金會和評審委員會做出了他們的選擇。在科學家的成就與污點共存時,究竟應該如何對他們做出正確評價,恐怕是個仍然需要思考與探討的復雜話題。
  
  編輯點評
  
  盡管面對的是存在污點的科學家,可是,其作出的科學貢獻仍是不可忽視的。如何平衡科學家的成就與污點,這是科研界急需思考的問題。
  
  (原標題:十余篇論文被撤卻仍獲學術大獎,如何評價一個“毀譽參半”的科學家?)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