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時間”開啟,站在發展的新起點上,中國經濟正在用開創發展新境界的自信,向世界釋放新信號。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這些年,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金融市場跌宕起伏,保護主義明顯抬頭。我國經濟發展中結構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遇到不少兩難多難抉擇。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而是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
“五年來,我國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加到82.7萬億元,年均增長7.1%,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4%提高到15%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說起這些,住甘全國政協委員李愷侃侃而談,她將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連串數字熟記于心,幾年來,我國經濟了不起的發展讓這位來自基層的委員覺得自己信心倍增。
和李愷一樣,經濟發展也是我省其他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總結過去五年成績,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采取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舉措,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推動實現更高層次的供需動態平衡。
來自蘭州石化的全國人大代表鄭彩琴認為,如今經濟發展進入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抓住了經濟升級的“牛鼻子”。“我們公司以油品質量的升級來帶動煉油結構的調整,以乙烯原料的氫制化來帶動化工結構的調整。公司完成了汽油加氫、柴油加氫等重點工程項目,完成了汽油國三、國四、國五的質量升級,實現三級跳。”她用一串數字來說明,去年,蘭州石化加工原油881萬噸,生產乙烯64萬噸,實現營業收入513億元,同比增加101億元,實現稅費153億元,同比增加20億元,奏響了邁進新時代的高歌。
不破不立,破除無效供給,是為培育新動能提供更多空間。全國政協委員、甘肅凱凱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愷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推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展馬鈴薯種薯“一分田”工程,有力地提升了當地馬鈴薯產業的效益,而且每戶貧困薯農年均增收2000元。
降成本,我省近年來實招頻出。張世珍委員說,我省以“三去一降一補”為主線,為企業減壓。“我省積極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助推企業降本增效的做法,作為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發現的22項地方典型經驗之一,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這是對我省多措并舉切實降低企業成本的肯定和褒獎。”
深化“放管服”釋放經濟活力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針對長期存在的重審批、輕監管、弱服務問題,我們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減少微觀管理、直接干預,注重加強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五年來,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削減44%,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中央政府層面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減少90%,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壓減74%,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大幅減少。
身為隴南市徽縣“隴上莊園”淘寶網店負責人的梁倩娟代表對此深有感觸,去年,我省“多證合一”改革實現涵蓋所有市場主體類型。從“三證合一”到“五證合一”,再到實現“多證合一”,大大方便了辦證人。如今,只需將一張表格提交給工商部門,由工商、質監、國稅、地稅部門并聯審批,最終將市場主體創設所需的3個證合并為1個證,實現了“一個窗口受理、一張報表填報、一套資料、一個執照”的辦理流程,辦理時限也由原來的30天左右縮短至3天。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是重要的發展基礎。企業的壯大,創新創業的活躍,一刻也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好,現有企業才能留得住、發展得好,外來企業才會想進來,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郝遠委員說,今年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推行“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主要抓手,是建設人民滿意服務型政府的有力舉措。近日,我省公布了省級第一批126項群眾和企業到政府“最多跑一次”辦事事項目錄,又印發了《甘肅省2018年推行“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按照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標,圍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依托各級政務大廳、“互聯網+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平臺推行“四辦”改革,著力在理順機制、提升效率、優化服務等方面取得突破,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這些都是政府下大力氣轉變政府職能,切實提高群眾滿意度的舉措。”郝遠表示,為了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大力改善營商環境,省政協今年工作重點之一就是針對“放管服”改革全面展開監督性調研,切實發揮民主監督職能。
多措并舉激活“雙創”動力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資源,這是創新發展的最大“富礦”。對此,全國政協委員、西北師范大學校長劉仲奎深表認同。當前全社會創新創業氛圍濃厚,機遇很多,年輕人創新創業熱情很高,但在實踐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突出表現為剛畢業的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這一方面需要年輕人認識自我、厚積薄發,努力增強知識積累和社會經驗;另一方面也要求全社會創新生態持續優化,不斷完善孵化體系,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更好的環境。
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打造“雙創”升級版。這有助于營造多主體協同、全方位推進的創新局面,對于“雙創”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催人奮進。
來自金川公司的楊艷代表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多年來,金川公司持續發揮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著力構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鎳市場持續低迷的不利環境下,金川公司以科技創新推進資源轉型、產品結構調整、傳統流程再造,有力推動了企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事實上,“‘雙創’理念在我省已經深入人心。”全國政協委員尚勛武說,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決策部署,我省先后制定出臺《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積極推動隴原“雙創”千億元產業行動計劃,形成了全社會創業創新的良好氛圍,讓一大批想創業、能創業的人有條件做自己想做的事。
為了激發市場活力,甘肅省工商聯還將實施非公經濟“雙百千”培育工程。就是要力爭用5年時間,培育100家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發展態勢良好的民營骨干企業,培育100名優秀民營企業家;培育1000戶充滿活力、成長性強的中、小民營企業,培育1000名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代表、委員們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作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對于引領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我們要聚焦新目標、落實新部署,全面做好經濟工作,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堅實的物質基礎。”(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