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由小到大,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一個產品門類比較齊全、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陽產業。特別是近年來,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連續多年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產品出口的數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斷提升。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共實現銷售收入2136億元,同比增長13.10%;工業總產值也達2144億元,同比增長12.63%。從近年來醫療器械和醫藥工業總產值增速來看,醫療器械的發展速度總體上快于醫藥工業。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規模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醫療器械的低端產品中,產品性能同質化嚴重,存在一定程度的供給過剩。我國醫療器械制造業中極少數產品擁有自主專利,大部分產品為低端產品,且類型性能相似,缺乏市場區分度,主要通過降低價格進行競爭。行業中出口占銷售收入比重很大,產品質量缺乏優勢也經常會造成企業之間激烈的價格競爭。
醫療器械高端產品對于進口依賴較為嚴重,國產企業的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潛在的競爭對手主要是上游或下游企業的縱向一體化,或者是其他大行業通過兼并收購進入該領域。
國內醫療器械市場中,高端產品約占25%份額,其中70%由外資占領,在絕大多數領域外資企業在技術和質量上遙遙領先于國內企業,尤其是醫學影像設備和體外診斷等技術壁壘較高的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75%。
中國醫療機構每年都要花費巨額外匯進口大量醫療裝備,國內的三級醫院一般都采用進口醫療器械,即使是二級醫院,也有2/3的醫療器械是進口產品。
具體而言,在我國醫用器械領域,約80%的CT市場、90%的超聲波儀器市場、85%的檢驗儀器市場、90%的磁共振設備、90%的心電圖機市場、80%的中高檔監視儀市場、90%的高檔生理記錄儀市場均被外資企業壟斷。
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概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醫療器械企業在中、低端市場中具有天然優勢:如較低生產成本帶來的價格優勢,享受國家政策的相對傾斜,對本地化渠道掌握的優勢等。
因此國內企業占據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中低端市場的75%,目前本土企業能提供大部分的基礎必備器械,其價格相比進口產品低至少30%-50%。雖然GE、飛利浦和西門子分別推出了戰略計劃,生產更多的產品來滿足基層市場的中低端醫療器械需求,但是本土企業的價格優勢和逐漸提高的技術指標仍然將在大部分的招標中擁有優勢。
此外,一些細分行業已出現龍頭企業,主要集中在較高附加值的產品領域;而在低端耗材和黑白B超等低端醫療器械領域生產廠家較多,產品區分度低,行業集中度低。
我國中低端醫療器械市場概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編輯點評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提升,人們對健康安全意識更加重視,醫療器械迎來一大波需求,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均加速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進程。現如今,國家政策不斷吹向醫療器械行業,我國醫療器械開始逐步走向國產化、高端化征程。
(原標題:國內醫療器械產品同質化嚴重 高端市場被外資企業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