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2月2日下午,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電磁監測試驗衛星是我國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計劃的首發星,該衛星的成功發射和在軌穩定運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圖為高精度磁強計
該衛星搭載了8臺有效載荷,其中等離子體分析儀、朗繆爾探針、高精度磁強計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制,高能粒子探測器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同時,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還承擔衛星地面數據接收和共性應用支撐平臺的建設任務。
等離子體分析儀主要探測等離子體的密度、溫度、離子漂移速度、離子成分以及離子密度漲落等參數;朗繆爾探針主要探測等離子體中電子密度、電子溫度參數。這兩臺載荷配合工作,可精確監測地球電離層等離子體,不僅能探測磁暴等空間極端現象對電離層等離子體的影響,也能精確捕捉地殼活動引起的電離層等離子體擾動。高精度磁強計可探測電離層中的磁場,感知局部地磁變化,為地震前兆、電離層空間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數據。高能粒子探測器擁有優異的方向測量和粒子鑒別能力,探測能段覆蓋輻射帶高能帶電粒子的主要能區,能測量高能粒子的能量、入射方向和軌跡,并能鑒別粒子的種類,從而繪制全球高能粒子分布圖,監測地震帶地區磁場動態演化規律和地震期間的變化特征。
以上儀器數據的獲取與深入研究,將為我國地震預測研究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原文標題:電磁監測試驗衛星成功發射 中科院多臺載荷將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