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家企業在這個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下都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公共危機,而在互聯網高度發達,媒體盛行的時代里,企業公關危機的蔓延速度是非常快的,在你猶豫不定或處理不利的時候事件的負面效應已經被成倍速的放大,處理不當將給企業帶來毀滅性的災難,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一件好事兒,它能夠糾偏企業的價值觀與軌道,起到警示作用。
興發大講堂第三期第二講主題《企業信譽危機》于廠區辦公樓二樓培訓室展開,由經營部梁鶴標主講,三水分公司廖佩坤副總經理、冼明偉副總經理、各部門部長、班長以及相關人員出席參加了本次培訓課程。
課程主要圍繞企業信譽危機和危機公關、信譽危機特征、信譽危機處理原則、興發的信譽危機風險四個方面展開論述。主講人通過手機品牌三星手機爆炸的信譽危機事件引導人們對企業信譽危機和危機公關的認識和了解,以神戶制鋼所造假事件為例一一剖析企業信譽危機具有普遍性、長期性、傳播性、時效性、危害性、緊迫性、雙重性的特征,從而向我們推導出企業在遇到信譽危機時如何處理應遵循的六大原則,最后結合興發自身的信譽發展情況發展個人見解,引起大家的重視思考。
圖:課堂現場
課堂分享
“無譽不成商,無艱不成商,無巧不成商。”信譽是一切事業的基礎。歷來人們崇尚信義,鄙夷不講信用者,古今中外,莫不皆然。
企業信譽危機:指企業由于管理不善或操作不當,使企業的信譽在市場中、社會上的威信下降,對企業的經營造成不良影響,使企業處于可能發生危險和損失的狀態中。
危機之中往往孕育著轉機。一個企業在危機管理上的成敗能夠顯示出它的整體素質和綜合實力。成功的企業不僅能夠妥善處理危機,而且能夠化危機為商機。
企業信譽危機管理:當企業遭遇突發事件或重大事故,其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影響,原有的良好企業形象受到破壞時,企業從維護企業信譽的角度來應付、處理,使企業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度過危機的管理活動。
社會化媒體發展到今天,企業已經無法像過去一樣輕易把控輿論傳播的關鍵路徑,一個危機事件從微博、微信朋友圈,到論壇、自媒體、再逐漸上升至主流網絡媒體、平面、電視媒體的過程,很多事件有條不紊地慢慢發酵,應對危機公關的處理策略,隨著社會化媒體的發展而變得更加多元化。
信譽危機處理六大原則:
維護信譽原則
長遠利益原則
公眾利益為先原則
真誠溝通原則
承擔責任原則
快速處理原則
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環境下,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越來越不可控時,任何一個小失誤,都可能引發一場公共危機,但只要提前防范,從源頭預防與糾偏,及時發聲,正面回應,誠實處理,承擔責任,承擔責任,那么危機事件并不可怕。
廣東興發鋁業有限公司總部位于廣東省佛山市,始建1984年,2008年于香港上市(98.HK.),是中國著名的專業生產建筑鋁型材、工業鋁型材的大型企業,集鋁型材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擁有鋁合金型材國家專利超800項,4萬多種產品規格型號,2011年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入股,興發鋁業成功轉型為鋁型材行業國有、民營混合所有制上市企業,被評為“中國建筑鋁型材二十強企業第一名”。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