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智能化浪潮的到來,智能可穿戴設備也在飛速發展著。其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從最初的智能手機演變成現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眼鏡、智能跑鞋等等。
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智能可穿戴設備高速發展的一年。智能可穿戴設備已經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并且很多人已經習慣了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存在,無法脫離。不過,新的一年,智能可穿戴設備想要進一步發展,卻受限于電池的發展速度。
眾所周知,無論是可穿戴設備還是其他智能產品,電池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現如今,可穿戴設備廠商就迫切的希望,能夠解決可穿戴電池的一些難題,例如續航能力、充電速度、適應性極強的形狀。
由于可穿戴設備本身體積限制,用于可穿戴設備的電池也通常是不規則的,從原理上來看,目前可穿戴設備電池的集電器大多是由高導電率的物質和具有良好拉伸性能的聚合物混合而成。當這中聚合物電池被拉伸時,導電物質的連接就會發生斷裂,繼而導致可穿戴設備的電池導電率下降。
目前,針對該難題,韓國UNIST(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研發出了世界首個彈性電池。據了解,該研究小組通過模仿具有巴西葡萄之稱的“Jabuticaba”結構,采用碳納米管和碳黑構成的聚合物復合材料制造了這款彈性電池。
當這種新型聚合物復合材料被拉伸時,碳黑連接碳納米管的斷開部分將會保持其原有的導電性,從而可以用于解決目前可穿戴設備電池的瓶頸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這塊神奇的彈性電池比現在主流的鋰電池安全性還要更高,危險性也更低。據參與開發這塊彈性電池的教授表示:“彈性電池在被拉伸的同時又可保持其原有性能,安全可靠,希望可以廣泛應用于可穿戴設備,并且成為解決目前可穿戴能量存儲設備的核心技術。”
毫無疑問,如果這項技術可以普及商用,那么勢必會顛覆可穿戴設備行業。不過,目前這塊彈性電池想要在可穿戴設備上“大展拳腳”,首先要解決的還是和石墨烯電池同樣的量產難題。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