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測序產業鏈分為基礎研究、上游設備端、中游測序服務端、基因大數據服務和下游應用端。
其中基礎研究主要有藥物基因組學、醫學基礎研究、生物學基礎研究、微生物宏基因組學等;上游主要是測序設備、耗材及試劑的研發(11家、25家);中游按照疾病診斷的流程分為疾病預防與早篩(111家)、輔助疾病診斷(31家)和藥物伴隨診斷(67家);大數據服務(36家)包括基因大數據存儲、分析和解讀等;下游應用端主要為科研機構、醫療機構、藥企、第三方檢驗中心和個人消費者。
圖表1:基因測序行業產業鏈結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上游:寡頭壟斷,Illumina一家獨大
處于產業鏈最上游的是基因測序儀、測序試劑耗材制造商,企業在開發測序儀時,通常都會設計與之配套的測序試劑和耗材,因此測序行業上游競爭的核心還是在于測序儀的競爭,這也是整個產業鏈壁壘最高的部分。
目前國外的主要公司是Illumina、Thermo Fisher以及Roche,2013年Illumina占據了全球測序儀器市場71%的份額;賽默飛世爾以16%的市場占有率居第二;羅氏排名第三,市場占有率為10%。前兩家測序儀公司的全球市場占有率接近90%,基因測序儀行業已經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
在之后的幾年中,借助于HiSeq系列測序儀的不斷升級和推廣,Illumina 繼續蠶食剩余的市場份額,逐漸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截至2016年,Illumina的市場份額已增長至84%,TOP2企業份額接近95%。
圖表2:2013-2016年全球基因測序儀競爭格局變化(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游:基因測序服務潛力巨大
與上游不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情況不同,中游技術壁壘較低,且對資金投入要求較低,是目前基因測序產業鏈中增速最快的領域,其應用場景貫穿疾病早期篩查、疾病輔助診斷、疾病伴隨診斷全流程,并有望成為疾病診斷的金標準——疾病確診。
其中,生殖健康領域使基因測序技術目前最成熟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婚前孕前檢測、胚胎移植篩查、無創產前診斷、新生兒單基因遺傳病檢測,尤以無創產前篩查(NIPT)為最成熟的市場之一。美國的主要公司有Sequenom,Verinata Health,Ariosa Diagnostics和Natera。
在國內市場上,測序服務的發展也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233家提供基因測序服務的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江浙一帶,高度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廣東地區主要以華大基因、瀚海基因、燃石醫學等為代表;長三角地區以吉凱基因、伯豪醫學等為代表;北京則主要有貝瑞和康、安諾優達、泛生子等。
圖表3:截至2017年我國部分省市測序服務機構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下游:基因組學是最被看好的領域
下游消費群體包括醫院病人、藥廠及科研機構等,基因組學是未來最被看好的領域之一,在農業、畜牧業、祖先起源、法醫取證、生物能源、藥物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
圖表4:基因測序下游應用領域及客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編輯點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的分析,預計到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17億美元。作為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因測序技術在醫療與非醫療領域都有龐大的應用市場。
(原標題:2017年中國基因測序產業鏈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