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教授石林課題組和廣州康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礦物質重金屬鈍化劑的制備技術及在污染農田的實施效果日前在廣州通過科技成果評價。評審專家認為該成果屬國內首創技術,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該成果采用原生黏土礦物,配伍以其他活化輔料,通過中溫(低于1000℃)活化技術,制備出活性極高的2:1型黏土礦物前驅體,施入重金屬污染土壤后,通過水化過程,可生成活性極強的2:1型黏土礦物,起到鈍化土壤重金屬的目的。目前已在廣州、惠州、汕頭等重金屬污染地塊示范應用,效果顯著。
石林表示,其研制的礦物質重金屬鈍化劑的制備技術,不但可以解決土壤毒化(重金屬污染)問題,而且還在根源上解決土壤酸(化)、板(結)、瘦(中微量元素缺乏)等一系列問題,對改良和修復土壤、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均具有重要意義。
石林表示,該成果對土壤重金屬具有極強的捕獲能力,離子態重金屬一次性吸附率大于99%,在土壤pH=3.5時,重金屬的吸附效果仍可達95%以上;且釋放的礦物質養分可使作物增產至少5%以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