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集團聯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月1日在京發布《石油藍皮書:中國石油產業發展報告》,報告對涉及石油需求和未來發展趨勢的重大經濟問題和行業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內容涉及中國和世界石油勘探開發、貿易、煉油等行業,并對全球油價近幾十年的走勢進行了回顧分析,并針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藍皮書指出,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環境相對平穩,成品油市場化改革繼續前行;汽車市場需求總量與2017年相比變化不大,呈現“乘用車小幅增長,貨車逐步下滑,客車有所恢復”的格局;環境保護和去產能繼續推進,柴油需求受到影響。預計,2018年中國成品油需求同比增加3%左右。中長期來看,由于經濟增速放緩、人口逐步達峰,汽車保有量增長減速、燃油經濟性不斷提高,天然氣和新能源等替代能源不斷增加,中國的成品油市場需求增長速度將逐步放緩。其中,“十三五”期間柴油消費進入回落前的平臺期,汽油消費在2025至2030年達峰,煤油需求峰值將再延緩10年左右。
藍皮書認為,預計2018年我國成品油出口政策繼續向一般貿易傾斜,成品油出口繼續保持溫和增長,在國家政策不發生較大調整的背景下,總量有望突破4100萬噸,同比增長4%左右。從中長期看,考慮到國內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緩,以及2020年前后多個大型煉廠相繼投產,成品油出口將維持逐年攀升態勢,跨區貿易和大船拼裝成為趨勢,將對亞太乃至全球成品油貿易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藍皮書指出,我國石油勘探開發利用程度總體較低,未來潛力較大。隨著國際石油市場再平衡和國內經濟穩中向好,石油上游行業有望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穩定發展。主要的措施是加強油氣資源地質調查評價、加快推進油氣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加強關鍵技術與重大裝備創新、完善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支持政策,力爭在中長期內,全國石油產量穩定在2億噸左右。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