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以植物為載體,可再生的清潔能源。隨著新能源開發力度的加大,人們對于氫能、地熱能、頁巖氣、可燃冰、生物質能等各種形式的能源認知度在飛速提高。那么,我們就來看看,為什么生物質能有前途呢?
據公開數據顯示,如果植物對太陽能的利用效率增長1%,全世界現有十分之一的農田增產農作物所提供的能源將與目前消耗的化石能源總量相當。除此之外,生物質能可以轉化為甲烷、酒精這樣的高效能源,燃燒起來清潔無污染。
可以說,在新世紀,科學家對于各種能源植物的研究也是挖掘生物質能發展潛力的重要過程。如,生物柴油、生物質熱分解、生物質制沼氣等,用于發電、用于供熱、用于照明,應用場景不一而足。更值得關注的是,生物質能利用為農村能源替代提供了便利的捷徑。
眾所周知,目前全國各地對于農村地區的散煤燃燒問題非常重視,尤其是處于供暖季的北方地區。雖然“煤改電”、“煤改氣”工程正在加速推進,但是一方面短期內仍需要其他方案同步緩解治氣壓力,另一方面也要根據當地情況選擇散煤替代方式。
因此,在農村地區擁有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基礎上,枯柴、秸稈等都能成為生物質能發電和供暖的有利選擇。甚至,畜禽養殖糞便都能成為沼氣來源,供給日常燃燒所需。就近利用,就近轉化,就近消納,生物質能成為農村散煤和薪柴燃燒替代的優選,性價比極高。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農村建設的深入,生物質能利用方式在直燃后走向多元化,或是制成液體燃料,或是進行沼氣發酵,或是采用氣化技術,以及制氫。這也證明,農村地區正在成為生物質能推廣的重要地區,潛在市場空間巨大。
就目前來看,生物質能在利用形式上更偏重清潔供熱選項。看國家先后發布了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指導意見,還有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就能一窺端倪。再對比丹麥、瑞典等發達國家生物質能供熱占比40%—70%的數據就能明顯看出,我國生物質供熱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配合“大火”的熱電聯產運行模式,生物質能發展已經一腳邁入深水區。這是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迎來的實質利好,其強勁擴張有望帶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例如該領域一馬當先的迪森股份和長青集團就已經率先將“福袋”收入囊中。
迪森股份是從單一鍋爐設備商轉向了綜合清潔能源服務商,在生物質鍋爐極具競爭力的背景下快速拓展業務邊界。長青集團則在生物質發電廠方向上擁有獨到之處,目前敲定的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多達40個,預估2017年營收在27億元左右。
我國說,要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生物質能全占了;我國說,要建設“美麗新農村”,生物質能就開始做貢獻了;我國說,要加速建設“綠色工廠”,熱電聯產和燃煤耦合生物質模式款款而來。要說生物質能,還有什么理由不火。
2018未來能源大會將于2018年1月12日在北京舉辦,詳情請點擊
http://www.china5e.com/subject/show_1134.html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