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7年,新建煤炭研發機構呈井噴之勢。無論高校、科研院所,還是煤炭生產企業,都不約而同整合旗下資源,加大資金投入,聚攏多方人才,成立專門機構,以不負這個偉大時代。煤炭人擺脫“傻大黑粗”、勠力科技興煤的愿望,前所未有的強烈。《中國煤炭報》逐一梳理、記錄,待來年收獲成果之時,為之喝彩!
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與綠色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7年1月3日,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與綠色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科技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建設。
2017年4月20日,該實驗室在依托單位——寧夏大學正式揭牌。
該實驗室面向國家能源戰略發展重大需求,立足寧夏,針對寧東—鄂爾多斯—榆林能源“金三角”區域煤化工產業和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開展煤炭特性及分級利用基礎、煤基高值化產品制備的可控催化轉化、煤化工園區典型元素遷移與廢棄物資源化等方面的重大應用基礎理論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突破煤炭清潔利用、資源環境及相關材料等領域的科學理論與關鍵技術,為國家和區域煤炭清潔利用與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河南省煤炭綠色轉化重點實驗室
2017年3月,河南理工大學申報的河南省煤炭綠色轉化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成為河南理工大學第5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
該實驗室以煤化工過程中的合成氣及綠色催化轉化技術、熱解及產品提質、污染控制及資源化利用為主攻方向,著重研究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及其在煤炭綠色轉化全過程中的應用。
該實驗室3個主要研究方向:合成氣及綠色催化轉化技術、煤與生物質熱解技術及產品提質、煤炭轉化過程中的污染控制及資源化利用。
共伴生能源精準開采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2017年6月10日,依托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建設的共伴生能源精準開采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揭牌。
該實驗室旨在破解共伴生能源精準開采世界性難題,提高我國共伴生能源資源安全協調開發能力,延長我國化石能源開發利用周期,實現共伴生能源資源開發效率最大化和可持續性,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能源資源保障能力,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和社會進步。該實驗室充分利用北京市在互聯網+、大數據、智能感知等現代信息技術產業上的優勢,開展共伴生能源精準開采的多尺度多場耦合演化規律、基于大數據的典型動力災害孕育演化機理以及防控、互聯網+精準開采集成控制理論與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形成共伴生能源精準開采的多場耦合與安全控制理論,構建共伴生能源互聯協同開發與信息共享平臺,最終建立共伴生能源精準開采理論體系,為共伴生能源井下精準、無人、協同開發和最大限度回收提供理論支撐。
冀中能源集團創新發展研究院
2017年6月16日,在冀中能源集團首屆科技創新大會上,冀中能源集團創新發展研究院揭牌。
該研究院匯集了冀中能源集團煤炭、醫藥、裝備、化工等多個領域的研究機構和高端技術人才,直管機構包括戰略規劃研究中心、河北煤炭科學研究院、煤炭工業石家莊設計研究院、冀中能源防治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河北充填采礦技術有限公司5家,監管機構包括華北制藥中央研究院、河北省煤礦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河北化工研究院3家。該研究院目前擁有多名博士、碩士、外聘院士專家和多項國內外領先技術,將成為冀中能源集團科技創新的核心力量和科技智囊團隊。
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研究院等3個研究院(學院)
2017年6月22日,在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平頂山市政府、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平高集團、平頂山學院合作共建簽約儀式上,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研究院、平煤神馬學院、平高學院3個研究院(學院)揭牌。
3個研究院(學院),將緊密對接河南省平頂山市“中國尼龍城”“中原電氣城”“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建設,把創新要素與地方區位、產業、政策優勢等結合起來,在科技成果轉化、研發平臺建設、人才輸送培養等方面與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開展深度合作。
陽煤集團煤機裝備研究院
2017年6月27日,陽煤集團煤機裝備研究院成立。
先期籌備過程中,該研究院立足煤礦井下試驗優勢,整合板塊內各企業多支研發隊伍,成立了支護技術、刮板輸送機技術、采掘裝備技術等10個研究所。該研究院堅持高端人才引領,目前已經聘用多名國內煤機行業高端領軍人才;堅持對外合作引領,與多家行業內先進企業開展研發合作;堅持國際、國內高端研發方向,全面與市場接軌、全面與國際接軌,在德國設立研究分院,在北京設立實驗室。
山東省采煤塌陷地綜合治理技術應用中心
山東省煤質檢測監控指導中心
2017年7月7日,山東省采煤塌陷地綜合治理技術應用中心、山東省煤質檢測監控指導中心在山東省煤田地質局揭牌。
山東省采煤塌陷地綜合治理技術應用中心致力于做好山東省采煤塌陷地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應用。山東省煤質檢測監控指導中心致力于完善煤炭質量檢測監控體系。
清潔能源大數據安全技術研究中心
2017年9月13日,神華集團與360聯合在2017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ISC)上宣布,雙方聯合設立的清潔能源大數據安全技術研究中心揭牌。
該研究中心是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的一部分,獲得公安部、國資委、國家能源局的指導,其定位是:依托神華集團煤炭、電力、煤化工、運輸等能源領域業務,致力于大數據安全方面核心關鍵技術研究的專業機構,為對接行業創新需求的重要渠道提供網絡安全防護的專業支撐,轉化應用技術成果的示范平臺,培育、輸出專業團隊的人才搖籃。
工業級清潔煤技術實驗室
2017年9月18日,兗礦集團與清華大學煤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聯合共建的工業級清潔煤技術實驗室揭牌。
兗礦集團將以工業級清潔煤技術實驗室的成立為嶄新開端,扎實推進“藍天工程”建設,著力突破煤炭前端潔凈加工和提質改性、中端燃燒過程控制和配套爐具研發、后端污染物超低排放治理等關鍵技術,優化提升煤炭燃燒三端控制技術,全力打造技術研發、爐具生產、物流配送、營銷服務、金融支持一體化的高效藍天潔凈煤產業鏈,力爭用2年時間,建成全國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示范企業。
中國國際卓越煤礦瓦斯治理中心
2017年9月24日,中國國際卓越煤礦瓦斯治理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該中心系聯合國經濟委員會依托山西焦煤集團設立,是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授權下,由企業主導的甲烷管理機構。該中心由山西焦煤集團等15家理事單位自愿結成,擬定于2018年啟動運營。
該中心致力于成為瓦斯治理利用新技術推廣平臺,瓦斯治理利用資金、技術、人才共享平臺,瓦斯利用與碳金融及新型商業模式聯動開發平臺,加快推動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煤炭開采、洗選加工、焦炭化工、煤機裝備、瓦斯治理利用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支持中國政府碳減排。
煤炭行業智能礦山工程研究中心
2017年9月25日,煤炭行業智能礦山工程研究中心在神華集團揭牌。
該研究中心依托神華集團在礦山智能化建設方面的成果和實踐,以神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為主體,聚焦智能礦山核心關鍵技術研究。
該中心將從傳感、監測、控制、物聯網等9個方面加大基礎研發力度,整體提升我國煤礦智能化開采技術的系統性、穩定性和協調性,為煤炭企業的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提供堅強專業技術支撐。
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國際研究中心
2017年10月21日,在2017第二屆國際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學術研討會上,依托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建設的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國際研究中心揭牌。
該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助于世界頂尖的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學者、技術人才和相關管理人員,共同搭建一個更加廣泛的科學研究、技術研發和政策咨詢的合作平臺。該研究中心將聘請多位國內外專家,致力于深入解決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相關難題。
煤型稀有金屬礦床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2017年10月27日,依托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建設的煤型稀有金屬礦床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揭牌。
煤型稀有金屬礦床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將以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依托平臺,擬引進美國肯塔基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地質研究院的世界知名煤地質學家、礦物學家和地球化學家,對煤型稀有金屬礦床的形成機制、賦存狀態與開發利用的基礎理論問題進行研究,以便為國家的能源戰略規劃、燃煤造成環境污染控制、煤的潔凈利用和稀有金屬資源的供給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先導。
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
2017年10月,中國科學院發布《關于批準籌建深海技術等6個創新研究院的通知》,批準依托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籌建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
該研究院籌建期為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該研究院將緊密結合國家實驗室建設,瞄準國家重大需求,整合優勢創新力量,積極參與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促進重大成果產出,為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建設創造條件。
山西焦煤集團六大科技創新平臺
2017年11月11日,由山西省依托山西焦煤集團設立的六大科技創新平臺正式揭牌。
本次設立的科技創新平臺包括山西省煉焦煤保護性開采與清潔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稀缺煉焦煤保護性開采與清潔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精細煤焦化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山西省軸流式通風裝備工程實驗室、山西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太原市院士工作站。
延長石油—大連化物所潔凈能源(化工)研究院
2017年12月15日,延長石油—大連化物所潔凈能源(化工)研究院揭牌。
該研究院將有效銜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技術開發和延長石油集團技術需求,為雙方合作項目的實施提供有力保障,并持續開發油氣煤高效開發、清潔轉化利用新技術,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工程化步伐,加強技術合作與人才培養,引領和帶動陜西省能源化工產業高端發展,最終建成西北最強、國內一流的能源化工綜合研究院。
陜西省低階煤分質利用創新中心
2017年12月20日,在陜西省工信廳組織舉辦的陜西省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授牌儀式上,陜煤集團技術研究院被認定為第一批(兩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之一,并被授予陜西省低階煤分質利用創新中心稱號。
陜煤集團牽頭建設陜西省低階煤分質利用創新中心,是為了加快推進低階煤中低溫熱解分質轉化等技術研發應用。這對集中陜西省乃至全國資源,重點突破低階煤的高效分質清潔轉化關鍵技術,為陜西省乃至全國探索和開辟出一條綠色、清潔的煤炭分質利用新途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5個煤炭行業工程研究中心
2017年12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認定5個煤炭行業工程研究中心。
煤炭行業礦區土地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煤炭行業高端刮板和帶式輸送機械研究中心(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煤炭行業干法選煤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唐山市神州機械有限公司),煤炭行業巷道支護與災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湖南科技大學、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炭行業礦山火災與爆炸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煤炭行業礦區土地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研究中心
2017年12月28日,依托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建設的煤炭行業礦區土地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研究中心揭牌。
該研究中心的兩個主要研究方向:圍繞東部資源增值開發,提升開采損害土地潛在開發利用價值;圍繞西部資源無害化開采,構建優于開發前的生態環境。
研究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開展城市周邊采煤沉陷區規模化的建設用地開發、規模化建筑物變形建設等技術研發;開展采煤沉陷區人工濕地城市功能構建等技術研究;開展遠離城市采煤沉陷區的規模治理,研發高標準農田等產業規模化開發建設技術;開展西部干旱地區礦區生態修復與土地整治技術研發;開展煤炭低損害開采關鍵技術研究;開展礦山地下空間城市建設、戰略和特殊物資儲存、高附加值農業生產等利用技術研究。
2018未來能源大會將于2018年1月12日在北京舉辦,詳情請點擊
http://www.china5e.com/subject/show_1134.html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