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數十條新政發布各路資金競逐環保產業

作者: 2018年01月08日 來源:中國能源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繼2017年成為環保政策爆發年之后,2018年1月,環保政策再迎密集落地期。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數十條環保新政于1月1日正式實施。在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2018年環保政策驅動效應將加速釋放。環保產業迎來發展機遇記者梳

繼2017年成為環保政策爆發年之后,2018年1月,環保政策再迎密集落地期。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數十條環保新政于1月1日正式實施。在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2018年環保政策驅動效應將加速釋放。

環保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記者梳理發現,自1月1日起,國家層面,《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多個環保新政正式實施。地方層面,《四川省環境保護條例》、《海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貴陽大氣污染防治辦法》、《上海市建筑垃圾處理管理規定》、《浙江省污染地塊開發利用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等相關政策也開始密集落地。

而此前的2017年,因《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等數十個重磅政策發布,已經成為環保政策“爆發年”。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馮良此前表示,環保政策推動的力度前所未有,這也預示著環保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2年我國環保產值預測達到12萬億元。在不少專家看來,持續加碼的環保政策將進一步放大環保市場空間。

環保產業并購潮風起云涌

事實上,在大力度環保政策驅動下,自2017年下半年至今,各路資金就開始競相進入環保產業,并購潮更是風起云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民營企業之外,不少央企、國企也開始跨界進入環保產業。2017年7月,由中車控股的中車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12月,中核集團成立中核環保有限公司進軍環保市場。

專家表示,央企、國企的強勢進入將使得環保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環保龍頭企業的并購步伐將呈加速之勢。

盛運環保1月1日晚公告,公司擬發行股份及現金支付購買新能源相關行業資產。而去年,盛運環保曾攜手中節能華禹基金專門成立200億元產業并購基金,首期60億元,擬用于投資固廢上下游及其他環保業務。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12月,環保行業并購動作就很頻仍。其中,永清環保擬10.75億元收購康博固廢100%股份;大唐環境以1460.66萬元收購恒通公司80%股權;新中天環保股份有限公司7000萬收購鹽城中惠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國中水務擬收購環境環保專用設備制造公司;奧豐環保擬1.735億元收購廈門坤躍100%股份。

不僅如此,環保企業也越來越多地走出海外。日前,中國天楹擬85.74億元收購歐洲環保企業Urbaser100%股權便是一例。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大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薛濤表示,環保企業走出海外,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并購發達或準發達國家的成熟環保企業,二是直接投資發展中國家。而從海外投資來看,明年及后年的投資趨勢仍將繼續上揚。

而在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看來,環保行業分化和重組仍將加劇,一些龍頭企業的規模和在整個行業的占比會越來越大。

業內人士普遍預計,2018年環保行業依靠并購拓展業務的情況仍會持續,并購規模將趨于穩定,預計將維持在300億元至400億元,并逐步轉向對并購公司的業務經營整合為主。“特別是在污水、垃圾、環衛等運營類資產并購中,可能出現巨額交易。”薛濤說。



2018未來能源大會將于2018年1月12日在北京舉辦,詳情請點擊
http://www.china5e.com/subject/show_1134.html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