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均會對能源領域重要任務作出安排。對比近三年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內容,油氣領域保障供應在今年被提到最重要位置,清潔能源則從大規模發展走向控制規模和解決消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始終是近年主線。
2018年能源工作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
能源工作聚焦七大方面
一要聚焦突出矛盾和問題,切實提升油氣保障和能源安全生產水平;
二要聚焦綠色發展,著力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問題,著力推進能源結構調整戰略工程,統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推進能源清潔發展水平;
三要聚焦煤炭和煤電,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奪取煤炭去產能任務決定性勝利,大力化解煤電過剩產能;
四要聚焦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應用,大力推進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培育壯大科技創新新動能;
五要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油氣體制改革、“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強化能源監管和依法治理;
六要聚焦重點地區和重要領域,扎實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加大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力度,大力提升能源惠民利民力度;
七要聚焦重大戰略合作,進一步做好統籌謀劃,打造合作亮點,提升話語優勢,全方位提升能源國際合作水平。
油氣保障成第一要務
提升油氣保障水平成為2018年的重點工作中的第一項。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表示,要建設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體系,把安全保障作為構建新時代能源體系的基礎。
2017年供暖季到來后,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開始在華北出現,并逐步向南蔓延,天然氣價格也出現快速增長,保障供應成為“突出矛盾和問題”。
在2017年和2016年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中,油氣保障同樣是重點工作,分別排在第三項和第二項重點任務中,但均是從科學有序開發化,推進清潔利用的角度出發,以實現規模化利用。
2018聚焦突出矛盾和問題,切實提升油氣保障和能源安全生產水平。2017提高油氣保障能力,推進頁巖氣國家級示范區新產能建設,力爭新建產能達到35億立方米;加快天然氣主干管道互聯互通工程建設,提高天然氣保供能力;推進煤層氣勘探開發利用重大工程,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輸送利用設施建設;推進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建設。擴大天然氣利用,推進城鎮燃氣、燃氣發電、工業燃料、交通燃料等重點領域的規模化利用。2016適度加快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實現常規油氣增儲穩產上產。積極開發非常規油氣資源,推進煤礦氣權礦權統一,突破頁巖氣、煤層氣發展瓶頸,推動實現大規模開發利用。
清潔能源:從大力發展到解決消納
解決清潔能源消納被放在第二重要的位置。歷年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顯示,清潔能源領域的重點工作已經從早期的大規模發展,轉變到解決消納問題上來。
此次全國能源工作會議透露,我國非化石能源發展已經領跑全球,新增裝機規模占全球增量40%左右。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已達38.1%,比2012年提高9.6個百分點,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
2018聚焦綠色發展,著力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問題,著力推進能源結構調整戰略工程,統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推進能源清潔發展水平。2017推進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圍繞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著力解決棄風、棄光、棄水等突出問題。積極發展水電,穩步發展風電,安全發展核電,大力發展太陽能,積極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和地熱能。2016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發展風電和太陽能,2016年力爭風電新增裝機2000萬千瓦以上,光伏發電新增裝機1500萬千瓦以上。積極發展水電。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積極推動地熱能、生物質能發展。
煤炭:爭取去產能“決定性勝利”
近三年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化解煤炭與煤電的過剩產能始終是排名靠前的重點工作。化解防范產能過剩是2017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確定的9項任務之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始終被定義為能源領域的工作主線。
12月26日的會議提出,2018年將大力化解煤電過剩產能,到“十三五”末,全國要完成取消和推遲煤電建設項目約1.5億千瓦,淘汰煤電落后產能2000萬千瓦,煤電裝機占比降至約55%。
努爾•白克力說,2017年預計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完成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煤電調控目標任務;新增煤電裝機比2016年減少約400萬千瓦,煤電建設投資同比下降25%;兩年內煤炭去產能超過5億噸,已提前完成煤炭去產能五年任務三年“大頭落地”的目標。“煤炭去產能和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煤炭市場嚴重過剩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2018要聚焦煤炭和煤電,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奪取煤炭去產能任務決定性勝利,大力化解煤電過剩產能。2017化解防范產能過剩。全年力爭關閉落后煤礦500處以上,退出產能5000萬噸左右。繼續加大淘汰落后煤電機組力度,重點淘汰改造后仍不符合能效環保要求的機組,2017年預計淘汰規模400萬千瓦左右。2016有序發展煤電,有效控制煤電產能規模,優化空間布局,加大力度、提高標準,淘汰火電落后產能。加強煤炭產業調控,努力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科學規劃煤炭開發布局。
能源改革方向
能源改革是國家能源中長期戰略任務,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徑。我國能源的發展主路線即是——能源消費、供給的能力、技術的創新以及體質的革命,并且要加強國際之間的合作,能否利用有效的國際資源,也是重要的發展環節。我國能源改革首先要認清的是,這是顛覆式的改革,顛覆舊有的能源生產、人民消費以及體制,未來會是一個全新的秩序。
對于2018年的能源改革,主要以下幾點:一是加快推動能源發展質量;二是建造能源體系,比如安全、綠色、科技創新、市場運行等等;能源發展質量指的是減少粗放浪費型以及高排放污染型的生產模式。結構能源體系可以切實把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要求落實到能源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推動我國能源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推進
在近三年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中,改革分別排在第五項、第七項和第四項。電改方面,此次會議透露,2017年預計市場化交易電量1.6萬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5%,為實體經濟降低用電成本約700億元。
2018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油氣體制改革、“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強化能源監管和依法治理。2017加強能源行業管理。推進能源法治建設,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進“放管服”改革,強化市場秩序監管。2016堅持深化改革、依法行政,推動形成有效競爭的能源市場機制。深化能源領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市場化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深化簡政放權,加快推進政府自身改革。加強能源立法。強化能源市場監管。落實安全監管責任。
深化改革的遇到的阻力和解決的途徑
目前,新能源面臨兩個問題:一是成本高、二是利用不足。在提高清潔能源消納措施上,從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機制、電網支持、優化電源結構布局、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形成機制等方面入手。
油氣改革來說,作為一個油氣資源較為緊缺的國家,我國在油氣改革進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上下游產業的短時波動,如何在市場化之后建立健全監管手段至關重要。
2018未來能源大會將于2018年1月12日在北京舉辦,詳情請點擊
http://www.china5e.com/subject/show_1134.html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