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2018年1月2日,臺灣環保署在桃園市平鎮區設置的光化學評估監測站啟用,該監測站是桃園境內首座此一類型的監測站。環保署監資處長張順欽表示,該監測站可用來監測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情形,尤其是臭氧前驅物的解析,以及后續的管制策略研究。
平鎮光化學監測站內部裝置。廖德修 攝
臭氧是二次衍生污染物,上風地區的臭氧前驅物可能于傳送途中經過光化反應形成臭氧,傳送至下風處。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平鎮剛好位于桃園市的下風區,設置光化學測站最適合,可以提供科學數據。李應元并且請桃園民眾下載環保署「環境即時通APP」,可隨時了解各地的空氣品質現況,出門前做好應有的淮備。
桃園市長鄭文燦和在地立委呂玉玲、民意代表多人也應邀參加啟用儀式。鄭文燦表示,桃園有7個工業區、1.1萬家工廠,密度居全國之冠,每年繳交的空污費8億元也領先各地。桃園市對于防治空污不遺余力,像元旦就假期霾害嚴重,市府便成立指揮中心,要求排放污染最嚴重的14家大型工廠停工,其他工廠配合減排。
鄭文燦又說,市府也給予廠商每座鍋爐60萬元補助款,協助其由燃煤、燃油改成燃氣,并幫忙拉管線,估計全市約有300座鍋爐,無論有多少座都會補助到底。鄭文燦也向環保署爭取補助,將在4個工業區、2個科學園區設置400個空氣品質感測器,加上環保署在觀音工業區設的100個感測器,合計高達500個。可全天候提供科學數據,加上無人機搭載感測器協助偵測,將可使污染狀況無所遁形。
李應元除了贊許桃園市在防治空污的努力,也強調中央、地方必須一起努力,才能提升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
(原文標題:桃園平鎮光化學監測站 今天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