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26日首度披露了各地綠色發展指數。在這份榜單中,北京、福建和浙江位居前三甲,而寧夏、西藏和新疆排名墊底。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說,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工作,對于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引導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正確發展觀、政績觀,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年度評價工作重在引導各地區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意識,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是督促和引導各地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器”和“風向標”。
他介紹說,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按照《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實施,從資源利用、環境治理、環境質量、生態保護、增長質量、綠色生活、公眾滿意程度等7個方面評估各地區上一年度生態文明建設進展總體情況,引導各地區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相關工作。
寧吉喆表示,年度評價工作包括兩部分:一是計算綠色發展指數,即采用《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前6個方面55項評價指標計算各省區市綠色發展指數,全面客觀地反映各地區綠色發展成果;二是開展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通過組織抽樣調查來了解公眾對生態環境的主觀滿意程度,突出反映公眾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獲得感”。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雖然在綠色發展指數上排在全國首位,但是在公眾滿意度上卻排在倒數第二位,僅高于排名墊底的河北。而西藏綠色發展指數雖然排名倒數第二,但公眾滿意度卻高居榜首。
對于這兩個指標的落差,寧吉喆解釋說,綠色發展指數是客觀評價結果,公眾滿意程度為主觀調查指標,兩者反映的側重點不同。
他表示,由于公眾對反映當地空氣、水、居住周邊環境等環境質量狀況相關指標的主觀感受相對更加深刻,因此在年度評價結果中體現出“公眾滿意程度”與“環境質量指數”排名具有較為顯著的相關性。
寧吉喆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年度評價也是今后長期開展的一項常規工作。各方應當把關注點放到年度評價所反映的進展和揭示的不足上,下更大力氣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針對存在問題不斷改進工作,通過持續的努力使本地區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領域共同進步,向實現綠色發展不斷邁進。
2018未來能源大會將于2018年1月12日在北京舉辦,詳情請點擊
http://www.china5e.com/subject/show_1134.html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