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需要大家的同心協力,更需要采用最新的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該在生態領域用得更深、更廣。”26日,中國林學家、生態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在北京表示,只有政府、企業、學界共同努力,才會讓生態環境得到更好的呵護,還更多的綠水青山于自然。
李文華是在當天召開的億利生態大數據公司成立暨平臺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在過去的40年里,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實現了人進沙退、荒漠變綠洲的奇跡,這里的治沙經驗被聯合國稱為“庫布其模式”,并計劃在全球其他荒漠化地區推廣。出席會議的專家認為,這一奇跡的實現離不開各種生態數據的跟蹤和積累。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馮仲科表示,生態大數據系統就是要從海量的、雜亂的、無序的數據中挖掘潛在的、隱含的信息和知識,發現那些對生態環境建設至關重要的知識和智慧,這有助于破解世界生態環境科學難題。
當天,億利生態大數據系統發布,將其累積了30年治理庫布其沙漠的生態數據儲備用于建設大數據云平臺,為政府決策、監管、產業開發服務。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表示,未來要用大數據把生態智慧挖出來,更好地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生態大數據平臺將深入地球上更廣袤的生態脆弱地區、荒漠化石漠化地區。
2018未來能源大會將于2018年1月12日在北京舉辦,詳情請點擊
http://www.china5e.com/subject/show_1134.html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