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有很多技術路線可以選擇,但是我們經過分析,太陽能行業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降低度電成本,而要降低度電成本,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提升光電轉換效率。”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隆基樂葉”)總裁李文學在接受2018中國國際清潔能源科技推廣周中央媒體記者團采訪時表示。
單晶技術路線具有市場潛力
近年來,光伏行業技術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在十余年間連續打破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之最”。2016年,我國組件產量約53吉瓦,同比增長15.7%以上,連續10年第一;成本持續下降,部分企業組件成本甚至降至0.34美元/瓦以下。而隆基樂葉則作為全球單晶硅光伏組件出貨量最大的企業而備受矚目。
單晶組件和多晶組件的競爭已有多年歷史。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單晶PERC技術、多晶黑硅技術、MWT、雙玻組件等技術快速產業化。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在今年10月發布的《2016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中顯示,常規單晶硅電池和多晶硅電池轉換效率分別達到19.8%和18.6%,先進技術單晶電池和多晶電池轉換效率分別達到了21%和19.5%以上;2016年常規單晶硅和多晶硅組件效率已經分別達到17.74%和16.7%;高效組件效率已經分別達到了18.35%和17.2%。雖然多晶硅組件由于其較低的成本在"平價上網"的大勢中占得先機,然而業界仍有很多人認為單晶硅光伏組件的較高效率,是晶硅組件未來的發展方向。
“現在整個業界都在降低度電成本,而從這方面考慮的話,其實很多成本是沒有辦法降低的。如土地成本,在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想降低其實很難;如安裝光伏所用到的支架、電纜,包括鋁邊框、玻璃、化工材料的成本等都很難降低,那么如果要降低度電成本以達到未來平價上網的目標,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同樣的材料、成本依靠技術進步來實現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在談到堅持選擇單晶組件技術路線的時候,李文學說,轉換效率高了,度電成本自然就下降了,而單晶技術路線在光電轉換效率上有著優勢,所以當初隆基才堅定地選擇其作為未來的技術路線。
單、多晶之爭關鍵在于用戶心理
其實,單晶硅組件發展歷史較長,有些單晶硅組件構成的光伏電站已經運行超過30年。這可以說是單晶硅的另一個優勢,經受住時間考驗的單晶硅組件無疑會比“后來者”多晶光伏組件更受信任。然而事實上較長一段時間里,多晶硅光伏組件的銷量卻一直都比單晶光伏組件高一些,這其實是由于多晶技術路線的成本優勢,多晶光伏組件的價格一直都較單晶更低的緣故。
“當今的光伏組件,單位面積發電效率越高就越節省土地成本,在這方面單晶硅光伏組件的性價比優勢無疑是巨大的。”李文學說,以前一段時間市場上對單晶硅光伏電池組件的接受度不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大家一直都把它當成一個高端的產品,而作為高端產品雖然在出口歐美國家乃至日本都是有利的,然而定價較高對我國國內全面推廣時它卻是不利的。雖然隆基這些年將單晶路線做出了性價比優勢,然而這個價值卻始終傳遞不到終端,這更加堅定了隆基向下進行產業延伸的決心。隆基樂葉的誕生推動了高效組件的市場認知度,并且將“平價單晶”的概念深入人心。2015年成立當年,隆基樂葉單晶組件即出貨第一,也推動了國內單晶市場份額由不到5%提升至15%;2016年隆基樂葉單晶組件全球產銷第一,國內單晶市場份額達到25%;2017年上半年,單晶市場份額已超過35%。
轉戰分布式領域迎來新藍海
由于分布式光伏的火熱,光伏行業也漸漸地從集中式地面電站轉戰分布式領域,在這種環境下,用戶考慮更多的性價比問題。而在戶用光伏中,光伏電池板大多要建在屋頂,把有限的面積高效利用起來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這給單晶硅光伏組件帶來了新的機遇。
“單晶硅組件色差小,整塊組件幾乎一個顏色;而相比之下多晶硅組件顏色就比較花了,一塊板子里面很多電池片顏色就不一樣,看起來沒有那么好看。特別是分布式屋頂對美觀度要求較高,很多人在別墅上安裝不考慮價格的高低,就是要裝上感覺漂亮、好看。所以美觀度其實也是衡量產品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李文學介紹道。
未來隨著成本下降,光伏走進尋常百姓家,而在其中單晶硅光伏電池組件或許將慢慢轉變人們的觀念,用它較高的效率和性價比占領優勢市場,成為單、多晶之爭最后的贏家。
2018未來能源大會將于2018年1月12日在北京舉辦,詳情請點擊
http://www.china5e.com/subject/show_1134.html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