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12月15日,湖北宜昌供電公司利用變電站智能運維決策平臺,對充油充氣設備、智能組件柜溫濕度、主變負載率等重要設備狀態量數據進行在線監測,通過“大數據”分析,對設備作出狀態評估和故障預警。12月以來,宜昌公司已利用“大數據”分析方法成功預測、消除變電設備缺陷28起。
(圖片來自于網絡,侵刪)
隨著電網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電網結構日益復雜,引發變電設備故障的因素大幅增加,同時運維工作量大,各類數據之間缺乏關聯性,極大地制約了變電運維時效性和效率的提升。
為提高變電設備故障預警的及時性、準確性,宜昌公司借助“大數據”挖掘分析方法,構建了基于影響因素的故障預測與風險評級模型,以SCAD系、PMS2.0系統、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設備在線監測系統、天氣預報系統為數據來源,采取數據收集、數據處理和模擬計算,對各類變電設備提出“差異化動態運維策略”,并通過變電站智能運維決策平臺進行可視化展現,科學輔助運行維護、巡視周期、檢修計劃制定,有效提高了變電設備運維管理水平。
通過應用“大數據”分析方法,宜昌公司各類生產指標明顯提升,變電設備消缺及時率從2016年的75%上升到2017年的99%,設備故障率同比減少75%,設備可用率系數達到99.988%,變電站巡視耗時下降3.33人時/站,應急響應速度時效提高近50%。
(原標題:湖北宜昌公司:用“大數據”消缺顯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