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日舉辦的2017年中國油氣改革與發展高峰論壇上,業內專家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油氣企業海外投資在油氣資源、管道建設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等方面將迎來新的合作機遇,并努力在傳統油氣能源的基礎上打造新優勢。
根據中國石油企業協會發布的《2017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一帶一路”區域已成為中國油氣企業最重要的油氣合作區,其油氣投資和產量均占到中國油氣企業海外總投資和總產量的50%以上。
“預計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石油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還將持續上升,油氣合作在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投資和貿易合作中仍將占有重要地位,這將為我國油氣企業持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帶來廣闊機遇。”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臧建軍說。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錢興坤指出,“一帶一路”區域內豐富的油氣資源有待勘探開發,而中國經濟發展對油氣,尤其是天然氣的需求,仍將保持增長,資源與市場的契合將為油氣企業提供上游合作機遇。另外,中國油氣企業在中東、中亞、俄羅斯等地的大型油氣田勘探開發和老油田采收率提升等領域,將面臨一系列新的機遇。
“資本和產能輸出也將帶動產業鏈合作的需求提升。”錢興坤介紹說,“一帶一路”沿線資源國油氣產業發展不均衡,區域內煉化工業發展尤為不平衡,煉化合作空間較大。隨著區域內油氣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對相關工程技術服務、石油裝備的需求也大幅提升,這為中國企業輸出這些領域的優勢提供了巨大的機遇。
臧建軍也認為,油氣合作已經從上游的勘探開發拓展到下游的煉油化工、工程技術服務,油氣合作模式不斷豐富,逐步形成以油氣投資和貿易為龍頭,帶動工程技術、工程建設和裝備制造協同“走出去”的深層次全面合作模式,深入推動國際產能合作。
與會專家也指出,“一帶一路”油氣合作面臨諸多挑戰,其中一個主要挑戰來自于能源轉型。臧建軍表示,從長遠來看,全球能源結構轉向低碳化、清潔化的趨勢明顯,未來能源行業的技術進步,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等油氣行業替代品的成本將不斷下降,將給傳統油氣行業的轉型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錢興坤認為,在能源轉型的新形勢下,中國油氣企業開展國際合作也需要轉變思路,應從天然氣業務的定位、煉油結構調整、化工產業和新能源發展等方面著手,在傳統油氣能源的基礎上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2017年中國油氣改革與發展高峰論壇由中國經濟信息社、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主辦,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來自國內主要油氣上下游企業、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約200人參加論壇。
2018未來能源大會將于2018年1月12日在北京舉辦,詳情請點擊
http://www.china5e.com/subject/show_1134.html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