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情況:火電超低排放基本完成,非電領域細顆粒物治理空間可期
1、超低排放政策推動,火電機組超低排放基本改造完畢
燃煤電廠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基本上已經是在原有脫硫、脫硝、除塵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提效。根據2016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2月,全國燃煤機組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4億千瓦,占煤電總裝機容量的47%,相對2015年的1.6億千瓦,增長175%。
國內火電領域大氣治理投資額及增速(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火電的脫硫、脫硝機組容量及占比(億千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火電改造基本完成但空氣質量依舊嚴峻,非電領域有望成下階段治理重點
得益于十二五期間火電領域等大氣治理的嚴格實施,全國74座城市以及京津冀地區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已有較顯著好轉,但超細顆粒物的濃度依舊嚴重超標。根據國家環保部發布的歷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告,我國74個城市的二氧化硫的年均濃度已從2014年的40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16年的21微克/立方米,在2016年二氧化硫打標的城市已達到98.6%,成效顯著。但在細顆粒物方面,74個城市的PM2.5年均濃度雖然從2014年的7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16年的50微克/立方米,打標城市占比從4.1%提升至18.90%,有所改善,但在全國范圍內的PM2.5污染依舊超標嚴重。
二氧化硫達標城市比例及年均濃度(微克/立方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PM2.5達標城市比例及年均濃度(微克/立方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京津冀地區的PM2.5污染全國居首,2016年指標依舊嚴重超標,非電領域有望成新一輪重點治理方向。根據數據,截至2016年12月27日,京津冀區域PM2.5平均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3%,與2013年相比下降34.6%,整體上降幅較顯著,但在2016年的年均濃度依舊高達70微克/立方米,不僅遠遠高于國家PM2.5的一級標準(超標366.7%),且相比PM2.5的二級標準也仍舊有相當大的差距(超標100%),細顆粒物的污染相比長三角、珠三角要更加嚴峻。非電領域作為煙塵排放的重災區,在國家對火電的超凈排放已基本完成后,預計將會成為國家下一階段的重點治理對象。
國內74城市及京津冀地區歷年PM2.5年平均濃度(微克/立方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國內各行業的耗煤量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煙塵各行業排放量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競爭格局:濕電除塵投資大維護高
目前工業上常用的除塵設備主要有靜電除塵器、布袋除塵器、電袋復合和濕式洗滌器(濕法脫硫裝臵)。這些設備具有較高的總除塵效率,但是它們有個共同缺陷,即對粒徑較大的顆粒的脫除效率很高,而對微米和亞微米級顆粒脫除效率卻相對不足,因此市場對安全穩定、簡潔高效的新型細微顆粒物去除技術的需求也較為迫切。聲波團聚是利用高強度聲場使氣溶膠中微米和亞微米級細顆粒物發生相對運動并進而提高它們的碰撞團聚速率,由于顆粒表面存在著很強的范德華吸引力,一旦顆粒發生了碰撞,它們便粘附而形成較大一級的團聚物,使細顆粒物在很短的時間范圍內,粒徑分布從小尺寸向大尺寸方向遷移,顆粒數目濃度減少;進而增強后續除塵(除霧)設施的脫除效率。
聲波團聚過程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聲波除塵技術的原理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