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期間,與中國簽下超過2500億美元的協議。其中的能源合作項目如果如期落實,將充分利用美國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加以開發和出口,正符合特朗普“美國能源優勢”計劃。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期間,與中國簽下超過2500億美元的協議,集中在能源、科技和航空等領域,這是美國總統亞洲之行的一大亮點。事實上,特朗普當選總統至今,在國內外遭遇巨大壓力,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亦舉步艱難。訪華簽下大單是一劑強心針,也是“美國能源優勢”計劃的一部分。
特朗普簽下的這一連串大單,與能源相關的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中國能源投資公司計劃在未來20年投資西弗吉尼亞州頁巖氣開發,包括衍生物的發電、化學制造和地下儲存項目,擬投資額為837億美元,這一金額超過了美國去年的GDP。二是中國石化、中國主權基金和中國銀行同意與阿拉斯加共同開發43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項目。阿拉斯加油氣開發項目已經討論了多年,一開始埃克森美孚公司、康菲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和橫加公司都想參與,但當他們了解到項目預計耗資650億美元,且需要十多年的時間才能建成,先后退出。三是中國石油與切尼爾能源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據美國國務院發布的新聞稿,這兩家公司合作主要集中在油氣領域,并將就液化天然氣項目繼續進行深入的討論。四是空氣化工產品有限公司和國有兗礦集團有限公司擬組建合資公司,建造一臺價值35億美元的煤制合成氣生產設備,以建設并運營空分、氣化和合成氣清理系統設施。空氣化工產品有限公司目前是該項目第一階段的供應商。
這幾項合作如果如期落實,將充分利用美國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加以開發和出口,正符合特朗普“美國能源優勢”計劃。
“美國能源優勢”與中國共贏
“美國能源優勢”不是新概念。美國多任總統均追捧“能源獨立”,主要集中在減低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而“頁巖氣革命”則令美國有機會實現最終的“能源獨立”。在這一背景下,特朗普更進一步推出“美國能源優勢”概念,改變進出口組合,不僅要減少進口石油,更要大力出口油氣資源,令美國成為出口國。
長遠來說,“美國能源優勢”能讓美國擺脫中東和北非等不穩定的供應來源,減少參與干預不穩定地區的沖突和內戰,轉而集中推動本土生產力和出口量,優先跟位于穩定地區的進口國建立關系,從而加強美國在外交政策舉措中的議價能力。這也符合特朗普“美國優先”計劃的政治目標。
由于頁巖氣油氣產量增加,美國能源出口亦大幅增長。事實上,美國凈能源出口已經上升到幾十年來的最高水平。樂觀情況下,美國到2020年甚至可能成為凈能源出口國。當然,前提是美國公司能繼續開發本土油氣資源,如果美國公司不能通過鉆井獲利,“美國能源優勢”計劃將不能充分利用其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油氣行業是以市場力量為導向的,而不是以政府為導向。聯邦政府鼓勵國內生產增長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外來投資。在這一角度下,與中國的合作協議更為重要。
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需要中國
特朗普所簽的能源合作協議的一個亮點是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項目。阿拉斯加北坡有大量天然氣資源,而美國正在提高天然氣出口能力,增加出口天然氣到亞洲。中國也需要更多的天然氣來提高其空氣質量,天然氣將在取代煤電廠方面發揮核心作用。阿拉斯加項目所在地也比目前美國的液化天然氣來源項目所在地(如墨西哥灣沿岸)更接近中國,因此阿拉斯加向中國出口液化天然氣在理論上很有前景。
阿拉斯加州購買了該項目的股份。此前由于石油收入下滑,一些分析師認為阿拉斯加需要吸引更多的客戶,才能獲得建設融資。阿拉斯加州州長比爾·沃克(BillWalker)擔心財政緊縮,一直在爭取尋找合作伙伴,并希望中國參與其中。特朗普帶來的大單是個好消息,比爾·沃克表示該項目每年將產生近100億美元的收入,目標是在2024年開始生產。
可是,在整個阿拉斯加州崎嶇不平的地形上建造一條長達800英里(約1287公里)的天然氣管道并不容易。埃克森美孚公司本來參與了該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但隨著液化天然氣供應浪潮沖擊市場,以及東亞液化天然氣價格下滑,埃克森美孚公司認為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經濟效益不高,最終在2016年退出了項目,另外兩個合作伙伴英國石油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也先后跟隨其腳步退出。
特朗普大單存在不確定性
盡管特朗普十分重視和宣傳訪華期間簽下的訂單,但很多單子還缺乏有關融資、承購協議或時間表的細節。特朗普簽下的是典型的大型峰會公告,除非公告中所有的內容都已經到位,否則很難判斷判斷那些大型項目能否落地或者籌集到資金。
再者,特朗普簽下的能源合作協議以至“美國能源優勢”的提法均只關照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能源行業,忽略了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技術等方面的合作。而在當下,可再生能源是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能源形式,與未來發電、電池和電動汽車有不可或缺的關系,能源創新技術對可再生能源應用、電網、儲能等亦有決定性影響。中國已在這些市場里占據主導地位,美國政府反而大幅削減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技術的研發預算。
總體來說,特朗普訪華所簽的能源合作協議,遵循“美國能源優勢”和“美國優勢”的思路,但亦反映了特朗普能源政策的盲點。這些值得我們關注。(作者余家豪為哈佛肯尼迪學院能源地緣政治項目研究員)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