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石油青海油田獲悉,12月7日,中國石油對外宣布,中石油首批礦權內部流轉項目塵埃落定。內部流轉一共涉及16個礦權,國內7家油田。遼河油田獲得中國石油青海油田4個探礦權、2個采礦權。擁有世界級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的遼河油田入駐青海,將為青海石油產業帶來新的利稅,石油產量也將增大。中石油稱,如此大范圍的礦權流轉,在中國石油歷史上尚屬首次。
近年來,石油產量下降困擾著大慶、遼河等老油田。此次中石油發布消息,遼河油田獲得中國石油青海油田4個探礦權、2個采礦權;大慶油田獲得西南油氣田2個探礦權、1個采礦權;華北油田、玉門油田獲得長慶油田5個探礦權、2個采礦權。
中國的近代石油工業發源于上世紀30年代的甘肅省玉門油田,而在隨后的半個多世紀,中國的石油開采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中國東部的石油資源埋深淺、開采難度相對低,同時,中國東部人口密集,石油的儲運便捷,因此以大慶、遼河、華北為代表的地區,率先迎來了石油業的繁榮。在經過幾十年開采之后,中國東部油田的產量下降。發現于1965年的遼河油田,在1995年達到年產原油1552萬噸的歷史最高水平,隨后產量逐步下降,在近幾年保持在1000萬噸/年左右的水平。但是,擁有半個多世紀石油生產經驗的老油田,掌握了諸多世界級的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如何將強大的技術、人才力量盤活,成為老油田面臨的一大問題。
中國西部地區的油氣田開采難度大,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西部地區的油氣資源長時間來處于沉睡狀態。隨著東部油田產量的下降,西部成為了未來重要的油氣產量接替區。中國近年來加大了西部油氣資源的開發,位于西部地區的長慶油田、西南油氣田、青海油田在近年來逐步崛起,而這些油氣田所在地區還有大量資源未動用。西部豐富的未開采油氣資源,將成為大慶、遼河等老油田的發展新空間。
中石油油田礦權內部流轉是為了激活勘探開發市場,打破“畫地為牢”格局。此舉不僅可以激活勘探開發市場,還將促進高效勘探和低成本開發,實現上游板塊的質量效益可持續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