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省正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深化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結合起來,著力發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范區”、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地處山西、服務全國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責任重大。
于12月6日在山西太原拉開帷幕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2018年度煤炭交易大會以“創新、轉型、合作、共享”為主題,致力于搭建煤炭交易平臺、創新煤炭交易模式,深化新形勢下煤炭交易市場體系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凝聚各方共識,推動煤炭行業轉型升級、推動能源革命縱深發展。
據介紹,本屆大會參會單位數量多、涵蓋各行各業,來自同煤、焦煤、陽煤、潞安、晉煤、晉能、山煤進出口等山西大型煤炭生產企業,國家能投、中煤、華能、大唐、華電、國家電投等全國大型電力企業,寶武鋼鐵、鞍鋼、首鋼、河北鋼鐵、太鋼等知名鋼鐵企業,湖北宜化、河南駿化等化工建材企業,秦皇島、國投曹妃甸、天津港等重點港口及二十余家金融機構負責人,共計有3000余人參加大會。
簽訂煤炭中長期合同是煤炭供需雙方建立長期、穩定、誠信、高效合作關系的重要基礎,也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的具體舉措。本報記者了解到,本次大會開幕式上,共有15家企業代表上臺簽訂煤炭中長期合同,其中包含山西省屬的7大煤企。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大會的開幕式現場正式發布了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能源大數據平臺。同時分別與國投曹妃甸港、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臨汾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合作協議,為長治分中心、國投曹妃甸港交收倉庫進行了授牌。據悉,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集其成立近八年來的煤炭相關信息及2800萬條煤炭交易數據,研發設計了獨具特色的能源大數據平臺,該平臺Mei123網址導航、煤市參謀、煤炭慧眼、煤市數倉等特色模塊的設置打通了能源生產、存儲、運輸、消費各個產業鏈,通過對能源數據的匯集整理、挖掘分析,可以釋放能源領域的數據價值,對能源產業的宏觀調控、生產調度、消費預測等多個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劍午在開幕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是全國交易規模最大、業內影響力最強的煤炭現貨交易市場,也是國內唯一的“國字號”煤炭交易中心。該中心多年來一直在著力構建以交易服務為核心、信息服務為基礎、物流服務為保障、金融服務為延伸的“一核三系”四位一體綜合服務體系和多元化、多層次的現代能源交易市場體系。
自2012年2月23日其煤炭現貨交易正式啟動以來,截至11月底,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累計注冊交易商12458戶,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國內各主要電力、鋼鐵、化工及建材企業、山西境內煤炭生產企業及周邊省份部分煤炭生產和經營企業均已注冊入市;煤炭現貨交易總量共計79.5億噸,交易總額達4.19萬億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