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西固廣家坪南繞城施工土方作業,灰塵太大、沒有灑水”、“雁白大橋揚塵嚴重”……這是10月份甘肅蘭州市2017-2018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后,市網格化精準檢測平臺接到的部分市民投訴。
近日,記者在甘肅蘭州市環保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蘭州藍”App發布至今,已接到市民反映投訴20余條,其中的大部分問題都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500余個微觀站實時監測
今年冬防期間,市環保局推出了一款網格化監測公眾版手機App——“蘭州藍”,它可以實時監測身邊大氣環境,滿足市民對公眾環境的知情權。同時,公眾又可通過該軟件舉報身邊的環境違法行為,實現監督權。市環保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韓凱麗介紹,目前,甘肅蘭州市布設了500多個微觀站,每個站點可以顯示周圍1km范圍內的空氣質量狀況。這些站點連接起來,就像網格一樣將市區劃分開,來實時監測整體空氣質量狀況。每一個站點可以監測六項大氣污染物,包括PM10、PM2.5、SO2、NO2、CO和O3,除此之外,還可以監測溫濕度情況。
網格化監測體系分為電腦版和手機版App兩種,涵蓋全市主要鄉鎮、社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能夠讓公眾隨時了解自己所在社區的空氣質量及在本區、全市的實時排名、全天排名、全月排名情況。電腦和手機App里的數據都是同步的,電腦版的監測平臺更全面,更專業;針對工作人員,有專門的網格監測巡查系統;手機版App“蘭州藍”則針對公眾,市民查看并實時監督舉報身邊的環境違法行為。
自App發布以來,監測平臺共接收到20余條投訴反映,每條都由工作人員上報領導后分派至所屬轄區的各單位、各部門落實處理。“希望市民對身邊的大氣環境更加重視,積極參與進來。”韓凱麗指著屏幕上的網格化精準監測平臺說。
接到投訴后鎖定污染源
接到投訴后,需要轄區單位到現場查找污染源。工作人員將根據大氣狀況,配合重點管控對象確定重點管控的大氣參數;另一方面根據站點排名,在某一站點周邊劃定一定范圍的區域,在此區域內查找可能的污染源,尤其是附近工地是否嚴格按照環保要求去做、道路揚塵是否嚴重、背街小巷是否清理干凈、企業是否安裝了凈化裝置、餐館是否安裝了油煙凈化裝置、附近居民樓是否有散煤燃燒等等。“查找出來的污染源一定要有備案,好為以后巡查提供依據。當有報警時,在第一時間做出調度,安排合適的降塵措施。”韓凱麗說。
(原文標題:蘭州藍App解決環保投訴 市民可實時參與空氣質量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