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決定質量,只有高標準才能有高質量,制定標準應當在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和社會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市場需求,保證標準的科學性、規范性,提高標準質量。對不適應產業發展需要和技術進步的應當及時修訂或者廢止,最大程度的保證標準的實用性、適用性、廣泛性。
2017年以來,工信部瞄準社會生產需要,深化標準化改革,做出積極的嘗試與探索。11月23日,工信部對118項化工、有色、機械、汽車、航空、船舶、民爆行業標準報批公示,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17年12月23日。
據詳細了解,本批次行業標準制修計劃主要包括《照相化學品 成色劑COY-162》等16項化工行業標準、《熱水器用鎂合金犧牲陽極》等2項有色行業標準、《內測千分尺》等82項機械行業標準、《汽車車輪安裝面平面度要求及檢測方法》等8項汽車行業標準、《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研制單位基本條件及評價方法》1項航空行業標準、《鋼管涂塑技術要求》等6項船舶行業標準、《工業雷管分類與命名規則》等。
據相關整理,與儀器產業息息相關的涉及光譜儀、傳感器、掃描儀、流量計、激光設備、環境監測儀等。具體如下:
標準的踐行對技術與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依據,為儀器產業轉型和升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相信在各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各行各業將更加規范,從而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提升化工、有色、機械、汽車、航空、船舶、民爆等行業的綜合發展水平。
標簽:
相關資訊